台積電獨強會讓台灣出現「荷蘭病」? 專家搖頭:去全球化結果

台股上週在台積電等個股領漲之下,一度衝上24000點大關,但除了AI與半導體類股,包括台塑四寶、中鋼等傳產卻相對低迷,連財經專家阮慕驊也好奇台灣是否出現「荷蘭病」的徵狀,對此投資部落客「邏輯投資」認為,現況不至於稱上犯病,但部分傳產面臨海外企業競爭,處於劣勢是事實,此事攸關台灣是否具備基本的製造與原料供應能力,可謂是國防議題,更呼籲政府加以重視。

邏輯投資在臉書表示,隨著中鋼、台塑四寶等台灣的傳產股價持續下跌,台灣是否面臨「荷蘭病」的挑戰成為焦點,但要先釐清荷蘭病的定義,簡單來說就是「中小型國家經濟體因某個初級產業突然發展,導致其他產業衰落的現象」。

邏輯投資提到,「荷蘭病」的由來追溯自60年代,當時荷蘭在北海發現大量天然氣,政府大力發展相關產業,資源與勞動力極度傾斜,導致天然氣大量出口,外匯收入驟增,勞動成本增加、當地貨幣升值以及擴大採購進口產品,各種對製造業不利的因素壓垮當地業者,這種經濟體過度傾斜某種產業、導致其他產業衰退的現象,即可稱為「荷蘭病」。

根據他介紹,「荷蘭病」有以下幾個主要症狀:

1.出現資源移動現象,例如天然氣產業帶動勞動需求與薪資增加,使得傳統製造業勞動力移出。

2.因貨幣升值而導致出口競爭力下滑與內需減少,例如荷蘭盾因天然氣產業出口增加而大幅增值,結果同步削弱製造業出口與內需。

邏輯投資認為,依照台灣現況來看,半導體產業的高薪與政府政策助力,確實產生資源分布的傾斜,這也是社會輿論最常探討的部分,還被視為台灣傳產衰落的原因之一,但從本質來看半導體也是製造業,加上新台幣匯率一直受到控制,與其說出現「荷蘭病」,「實際上我更傾向認為這是產業供需結構調整或所謂『去全球化』趨勢帶來的結果。」

邏輯投資指出,以鋼鐵(包括原料與鋼鐵製品)、石化產業來說,衰退主因來自中國、越南大幅擴產,出現削價競爭以及客戶轉單,例如螺絲業者也反映中國傾銷、車用需求下滑以及歐洲訂單消失是主因,這些都偏向產業循環與供需問題的範疇。

他還認為,隨著半導體業蓬勃發展,產業雖然具有磁吸效應,但也為傳統產業帶來更多轉型機會,例如部分化學、環保、工具機、設備業者轉型製造半導體相關產品,同樣收到不錯成效,「所以台積電獨強似乎也不是只有對傳統產業帶來排擠效果而已。」

邏輯投資引用主計總處的統計數據顯,台灣的傳統產業包括塑膠、紡織、化學材料等,附加價值率也有緩步增加,趨勢上確實也呈現部份傳產業者致力提高附加價值並有成效,顯見在半導體業加速發展之際,傳統產業也吃到相關紅利。

他總結表示,個人不認為台灣有出現「荷蘭病」,但部分傳產業者遭到中國、越南、南韓等國家強力競爭,處於劣勢是事實,此事還會關係到台灣是否具備基本的製造與原料供應能力,可以稱得上是國防議題,因此政府應該多加重視,應該持續輔導業者轉型朝向高值化,或是透過增加國防軍工產業投資來積極扶植,「雖然這條道路不容易,但也沒選擇了,畢竟台灣的隔壁就存在一個最巨大的壓力源,需要大家一同面對。」

(封面示意圖/Unsplash)

更多東森財經新聞報導

春節禮金來了!「發放條件、時間、金額」一次看 這地區最高可領1萬2

去年推妹子買台塑! 他慘遭封鎖嘆「緣分搞沒了」 網笑:塑膠是絕緣體

取代人民幣? 彭博:新台幣有望成「亞洲最佳融資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