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中油合建仁澤地熱電廠 安農溪小水力發電廠減碳排
公視記者游騐慈報導,「這裡是宜蘭的安農溪,在夏天很多人會來這邊泛舟,不過其實現場也是1座小型的水力發電廠。」
這座小水力發電廠就直接設置在安農溪上,透過溪水的水位落差產生漩渦,再帶動水輪機組轉動進而發電。年發電量有75萬度電,相當於全台170戶家庭的全年用電。
小水力新創企業執行長鄒飛逯表示,「可以做到跟生態、環境融合在一起,它是可以讓魚蝦通過,可以用很小的面積就蓋出1座發電量很高的電廠。」
這座小水力發電廠平常是無人電廠,可透過電腦遠端監控,由於用地面積小,搭建原料大多是鋼鐵或鋼筋混凝土,即使除役也不留下環境污染。不過要留意的是,小水力發電有間歇性發電特性,得定期做發電評估才能避免枯水期考驗。
2次能源轉型推「小水力」發電 與傳統水力發電有何差別?有哪些優勢?
鏡頭轉往宜蘭大同鄉的仁澤地熱電廠,由台電和中油共同合作開發,年發電量470萬度電,可供應1200戶家庭用電。由於地熱發電零碳排,加上採用雙循環系統取熱不取水的概念,能避免管線結垢鏽蝕,延長發電機組壽命。
台電再生能源處專案辦公室主任徐文科指出,「地熱不受天候影響,像風機就會有風沒風,它就會因風而發電。以地熱來講,只要熱源夠,它是可以24小時運轉。」
儘管台灣正積極發展像是水力和地熱等再生能源,不過有學者表示,在開發過程中,成本問題也得一併考量。
清大核工與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葉宗洸表示,「你要花費很多的成本進去,可是你能夠取得的電力不夠大,所以就會造成它整體的發電成本會上升。」
經濟部能源署副署長李君禮則表示,「沒有真正地去鑽井去探勘,我們就不知道它的潛能有多少,這也造成過去地熱開發的風險在國內是比較高。就是在探勘方面,政府會給予最高到達1億元的補助。」
經濟部能源署表示,針對未來國內地熱發展,因為開發風險高,將祭出補助措施,還會修正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訂定地熱專章,期望2030年前地熱發電能達到1000MW的發電量。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宜蘭仁澤地熱發電廠今啟用 每年可供電1200戶
宜蘭清水地熱電廠今啟用 每小時發電量併聯台電系統可供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