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不公 才有二二八
二二八事件周年,賴清德總統把矛頭指直蔣介石,再次為政府向受害者道歉。二二八事件固然是時代的悲劇,但賴總統執政至今的所作所為,到底是在受害者,還是加害者那一邊,也應該要捫心自問。
國家是對正當暴力的壟斷,而司法審查國家合法暴力的界線;易言之,司法公正,是人民將武力讓渡於國家的前提。二二八事件政府的暴力之所以不正當,在於當時沒有公正的司法體系,人民的抵抗有其合理性。
賴總統代表政府為二二八事件道歉,那麼今時今日的台灣,司法是越來越公正,還是越來越被政治力左右呢?連民進黨立委林岱樺都口出「政治干預司法,司法干預初選」,表示「司法不公正」不只存在於在野陣營,連民進黨支持者,也有此印象。
固然台灣民主化後,只要是政治案件,司法多成為夾心餅乾,朝野一定有一方會說是「政治介入」。從陳水扁案到馬英九的三中案,再到鄭文燦案、柯文哲案、林岱樺案,外界都有從政治角度,去檢驗檢察體系的作為。
檢察隸屬行政權,「瓜田李下」是先天的原罪,也因此更應該要自清,讓外界的質疑沒有基礎。但像鄭文燦案,蔡英文時代簽結而賴清德時代起訴,那究竟是蔡英文用政治力干預吃案,還是賴清德用政治力干預嚴辦?這個質疑很合邏輯。
而柯文哲案,檢方最百口莫辯的是,為什麼鏡週刊鏡檢,能夠公開那麼多偵查中資訊,甚至連柯文哲手機中與案情無關的內容都予以披露?就算外洩資訊的不是北檢,而是北檢的上級單位,對檢察公正的傷害,沒有差別。
賴總統會辯解,鄭文燦是民進黨,辦了鄭文燦,怎麼說不公正呢?但鄭文燦不是賴總統的人,還曾與賴總統有競爭關係。蔡英文時期吃案固然不對,但賴清德時期嚴辦,也說不上什麼公正。
當人民對檢察公正無法信任時,也就表示在體制內得不到正義,78年前因此而有二二八事件,筆者希望78年之後,台灣永遠不會有類似的事情。
如果有一天台灣發生內部動亂;如果兩岸發生戰事,而台灣人民認為這樣的政府不值得用生命捍衛,那麼鏡週刊以及其背後的洩密者,可以說是難辭其咎。
100位檢察官,相信99位是公正的,問題是一個不公正者會被有權力者重用,影響也會放大。筆者日前告發莊瑞雄立委賭博罪,北檢比照館長標準分案,並且傳喚出庭,顯然檢察官也想要做給大家看,檢察官會不偏不倚。那麼外界就應該要作公正檢察官的後盾,而讓政治力的黑手,有所忌憚。(作者為智庫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