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聯發科、聯詠都搶做,ASIC在夯什麼?IC設計服務為何是下一個戰場?
在AI浪潮帶動下,客製化晶片「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特殊應用IC)成為半導體IC設計業兵家競逐之地,不僅牽動產業版圖變化,也帶來商業模式更迭。
近年來雲端服務商(CSP)如Google、Meta,擁有訓練AI的大量需求,持續上修資本支出,像是Meta光是訓練下一代大語言模型Llama 4,就需要用上超過10萬片新台幣近百萬元的輝達(NVIDIA)H100 GPU晶片。
為了避免全盤押注於GPU,也為針對特定應用提升效能及功耗表現,雲端服務商積極自研ASIC晶片,並委託無自有產品、專為客戶打造晶片的「IC設計服務業者」(design service)協助設計。 代表性的IC設計服務台廠,包括世芯、創意、智原等。
不過,在設計服務業者之外,主要研發自有晶片產品的IC設計廠(design house),如手機處理器大廠聯發科、驅動IC大廠聯詠等,也日漸看重ASIC商機。
例如聯發科在第3季法說會便表示,將瞄準2028年規模可達450億美元(約新台幣1.45兆元)的客製化AI加速器市場,持續推動企業級客製化晶片策略,今年11月初並斥資7億元參與世芯私募;聯詠亦於5月底的股東會上提及,「整合IP系統技術投入ASIC」為目前的四大營運方向之一。
此外,其他如老牌IC廠威盛、指紋辨識IC廠神盾、電視機上盒IC廠揚智,近幾年也將ASIC視為重要轉型方針,相繼展開佈局。
打造ASIC的「IC設計服務」需求為何攀升,使各路人馬爭相投入,成為不可忽視的一大趨勢?而在日趨激烈的競爭之中,又有哪些決勝關鍵?
延伸閱讀:影片|ASIC是什麼?解密客製化的AI晶片「ASIC」
找外援打造ASIC原因1:「一條龍服務」助攻非晶片本業公司
開頭提到的Google、Meta等大型雲端服務商,雖然內部也會有晶片設計部門,不過多以制定功能規格相關的「前段設計」為主;後續佈局繞線、驗證等流程的「後段設計」,以及向晶圓廠投片,通常並非本業,況且為此特地雇用一組團隊,也不符合經濟效益。
這部分便是IC設計服務廠的強項。除了協助設計晶片外,由於和晶圓代工廠及封測廠長期合作,並能提供「Turn-Key」一條龍服務,完成設計後再代為下單給台積電、日月光等業者生產及封裝測試。
就連資本雄厚的美系大廠,都會尋求外包協助,便不難理解想開發客製化晶片的中小型產品公司、AI新創,會找IC設計服務廠幫忙。特別是這些中小型公司,可能沒有跟晶圓代工廠打過交道,許多眉眉角角就要倚靠富有經驗的IC設計服務廠。
國內歷史最悠久的IC設計服務廠、台積電設計服務策略夥伴之一的巨有科技董事長賴志賢表示,晶片設計門檻高,不僅需要電子設計自動化工具(EDA tool)、矽智財(IP)與研發人才。再加上晶圓代工大廠產能有限,並非來者不拒,會嚴謹挑選客戶,因此企業多會找和晶圓廠往來密切的IC設計服務廠,協助設計與後續投片。
找外援打造ASIC原因2:IC設計廠外包節省開發成本
另一方面,在系統廠、雲端服務等非以晶片設計為本業的廠商之外,一些IC設計公司也會找上IC設計服務業者協助開發晶片。這又是怎麼一回事?
回顧半導體產業發展,自1990年代起由垂直整合的IDM,逐漸分拆晶圓製造廠成為「fab-less」的IC設計廠,隨後並興起有「chip-less」之稱、無自有產品的IC設計服務業者。
12月初將登錄興櫃的IC設計服務新兵、擷發科技董事長楊健盟指出,「目前半導體業正走向『design-less』時代。」意即IC設計廠「將部分設計工作外包給設計服務公司」,IC設計廠本身僅掌握核心演算法、架構、產品規格及通路。
就像工程業的大型工程會分段外包給其他廠商,IC設計也亦然,部分IC設計公司因為開發成本與人力等考量,會將設計的某些環節外包,也帶動IC設計服務需求提升。以擷發為例,美系、台系手機晶片大廠,都是其IC設計服務客戶。
不只AI加速器!電源管理、觸控IC⋯ASIC還有很多種
外界對於ASIC的討論,許多聚焦於雲端伺服器所需的AI加速器,但值得一提的是,還有不少應用場景也會用到ASIC,橫跨工控、影音多媒體、加密貨幣挖礦、車用等。
而從元件類型來看,通用型晶片主要分為類比IC、記憶體、微元件、光電元件等,ASIC則包括獨立應用/多媒體處理器、電源管理、獨立GPU、AI處理器等。
根據研調機構Gartner於9月發布的數據(工研院產科國際所整理),2023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約為5,300億美元(約新台幣17.1兆元),通用型晶片及ASIC晶片市場規模占比,分別為59.5%和40.5%,已甚為接近。所以ASIC商機並不只是外界所看到的AI大廠需求,也藏身在許多你我生活周遭的產品。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產業分析師王宣智指出,2024年AI處理器及獨立GPU市場大幅度成長,年增率皆近7成,而ASIC相較通用型晶片於市場規模佔比,預期將持續提升。
ASIC設計服務玩家眾多,決勝2大關鍵:IP、與晶圓廠合作關係
大型雲端服務商的自研AI晶片訂單,多是大廠的天下,例如美系業者博通(Broadcom)、邁威爾(Marvell)、世芯、聯發科等。大廠盤據,並不代表新進、小型的IC設計服務業者就沒有機會。
事實上,IC設計服務可說是呈現分層市場,業者之間又競爭又合作,通常從毛利率、製程節點等面向來區分。例如台積電設計代工服務夥伴的世芯、創意、巨有:世芯以3至7奈米製程為主、創意為7至12奈米製程、巨有為12奈米以上,智原則屬於14奈米以上成熟製程為主的聯電體系。
綜觀目前國內ASIC市場,可大致分為幾類玩家:
年營收達百億台幣以上規模的大型IC設計服務業者,如世芯、創意、智原;
中小型IC設計服務業者,如巨有、世界先進轉投資益芯科、擷發;
擁有自有產品、也有承接ASIC訂單的IC設計大廠,如聯發科、聯詠、瑞昱;
轉型投入設計服務的IC設計廠,包括威盛子公司威宏,神盾旗下安國與芯鼎,以及揚智、矽統等。
越來越多業者搶進IC設計服務,掌握哪些優勢較有可能脫穎而出呢?
首先,IP是晶片設計的一切基礎。 簡單來說,IP為具特定規格、經過驗證可重複使用的功能模組,包括運算處理IP、高速傳輸介面IP等,開發晶片時將IP模組放入晶片的某個區塊,便能實現特定功能。
一名IC設計服務業者指出,IC設計大廠如聯發科、聯詠投入ASIC設計,「就像將現有的西裝,修改為半訂製西裝。」利基在於過往做過眾多晶片產品,擁有許多經驗證的IP庫。不過,必須注意的是,優勢的背後可能也潛藏一些小漏洞──既然是拿現有的西裝版型來修改,自然不能完全服服貼貼。
其次,則是和晶圓廠的合作關係。 找和晶圓代工廠長期配合的IC設計服務廠協助開發晶片,有如搭上投片生產的「直達車」,不過新投入IC設計服務的業者,未必有和晶圓廠的緊密合作關係。
ASIC賽局已鳴槍起跑,誰將成為黑馬尚不得而知,不過可確定的是,業者們都相中了某些機會而決定投入。前科技部長陳良基提到,就像台灣引以為傲的晶圓代工產業,IC設計服務需將關鍵的know-how交給合作夥伴,同樣高度仰賴客戶信賴,「經過多年來的代工經驗,和全球做生意一向是台廠的優勢!」
AI持續發展之下,除了「賣鏟子」的GPU大廠,以及AI伺服器供應鏈吃到第一波商機,針對特定應用的ASIC需求遍地開花,連帶讓協助打造晶片的IC設計服務跟著水漲船高。而隨著各國日漸重視「主權AI」(Sovereignty AI),紛紛佈建資料中心、提升自主AI算力,協助各國設計晶片的「AI代工」,也將是台廠可拓展的新藍海商機。
延伸閱讀:世芯-KY是做什麼的?主要客戶有誰?發展歷程、產品一次看!
更多報導
影片|ASIC是什麼?解密客製化的AI晶片「ASIC」,聯發科也瞄準450億美元大商機!
AI代工商機台灣吃得到嗎?陳良基:台廠「最懂解題」又不搶單!5大QA親上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