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時代變遷 美國民主黨與共和黨角色大翻轉
24年11月,共和黨前總統川普擊敗民主黨副總統賀錦麗而贏得美國總統的大選。在競選活動當中,人們的注意到「自由(liberal)的民主黨」與「保守的共和黨」這個構圖,但是在19世紀的時候,兩黨的立場是恰恰相反的。
當時的民主黨支持奴隸制,其支持的基礎是在南部和西部的農村地區。但相對地,共和黨反對奴隸制而在都市地區獲得了支持。 20世紀,隨著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城鄉的貧富差距拉大,共和黨就主張“大政府”,而注重工人的保護。
1933年,為了從大蕭條中復原,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就推出新政(New Deal)。他擴充了公共事業和社會福利保障,於是就被稱為是「自由派(Liberal)」(這個liberal並不是古典自由主義所主張的小政府,而是靠近歐洲的社會民主主義)。
到了1970年代,反對民主黨的民權法案(Civil Rights Act)等自由主義(liberal)政策的人就聚集到共和黨,而在雷根總統的領導之下,鬆綁管制、減稅、增強軍事等各方面就取得了進展。因此,美國就形成了「自由(liberal)的民主黨」與「保守(conservative)的共和黨」的構圖而至於今日。
在這次競選中,川普不僅贏得了白人勞工階級的支持,也成功地在西班牙裔和黑人等少數族裔當中擴大了支持。
耶魯大學政治學教授丹尼爾·馬丁內斯·浩桑(Daniel Martinez HoSang)表示,「民主黨需要被認為:它是一個能夠確實地解決人們的不安和不滿的政黨,特別是在經濟領域」,「這如果可能的話,那麼,民主黨會贏回一定數量的選民,包括少數族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