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護理人力危機下的醫療困境與政府行動

【專欄】護理人力危機下的醫療困境與政府行動
【專欄】護理人力危機下的醫療困境與政府行動

 

楊聰榮(中台灣教授協會理事長,任教於台灣師範大學)

護理人力告急已成為當前台灣醫療體系面臨的嚴峻挑戰。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近期發表聲明並嚴正警告台灣護理人力短缺問題已達警戒狀態,不僅造成急診壅塞、衝擊醫療體系,更可能影響國家安全。護理人員長期工作超時、薪資低、職場環境惡劣,導致護理人力流失形成惡性循環,使醫療體系的運作更加困難。面對這場護理人力危機政府是否能迅速回應並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將決定未來台灣的醫療品質與國民健康安全。

目前全台醫院急診室壅塞情況嚴重,病患長時間滯留急診病房影響醫療效率。急診壅塞問題已成常態,公會指出其根本問題並非醫療資源不足,而是護理人力短缺導致病房床位無法有效運用,使得許多需要住院的病患無法順利轉至一般病房。這使得急診室變成了「擁擠的等待區」,病人滯留時間過長進一步影響醫療品質。

護理人力短缺進入惡性循環,護理人員長時間過勞工作加上薪資待遇偏低,使得護理人力大量流失,形成「護理人力短缺—病床閒置—急診壅塞」的困境。護理人員不足的問題已持續多年,若政府未能有效解決,未來醫療體系恐將面臨更嚴重的崩潰風險。

台灣的健保制度多年來資源成長緩慢,導致護理人員的薪資與勞動付出未能獲得合理回報。政府投資醫療資源不足且護理專業價值未獲合理回應,雖然政府計畫在四年內投入百億元提升護理費用,但目前仍停留在預算編列階段,尚未有實質改善措施。公會強調政府不應只停留在數字上的預算規劃,而應積極推動具體政策來減少護理人員流失,確保醫療體系穩定運作。面對護理人力短缺問題護理師公會提出多項具體建議並呼籲政府立即行動。

護理公會建議透過公務預算補助醫院護理人員薪資,每人每月發放一萬元津貼直至護理人力有效回流;提升健保點值確保醫院有充足資源提高護理人員薪資,目標護理人員年薪達百萬元以上(不含夜班津貼);將急性一般病床護理費提高以合理反映護理專業價值;調升居家護理費20%以上以應對緊急醫療需求並減少住院等待時間,降低急診壅塞風險;修訂相關法令將助人力如護理佐理員納入醫療機構編制以減輕護理人員負擔,使其能專注於專業護理工作;加速三班護病比入法確保合理的人力配置,保障護理人員與病患的安全。

護理人力不足不只是醫療問題更關係國家安全,這一短缺不僅影響醫療體系的正常運作,更可能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當醫療體系崩潰時公共衛生風險將大幅上升,甚至影響社會穩定。政府應視護理人力危機為國安問題並立即編列緊急預算,推動人力補助與薪資調整確保護理人員留任,讓台灣的醫療體系能夠穩定運行。

解決護理人力危機刻不容緩,護理人員是醫療體系的基石,當護理人力短缺問題持續惡化時不僅影響醫療品質,也將威脅全體國民的健康與安全。政府應立即採取行動並落實護理師公會的建議,從薪資、工作環境與法規制度層面全面改善,確保護理人力穩定進而維護台灣的醫療品質與公共健康安全。護理人力危機已敲響警鐘,政府的應對方式將決定未來台灣醫療體系的存續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