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岸為何在大罷免軍演?
[FTNN新聞網]主筆/單厚之
近日多份民調都顯示,大罷免的情勢對藍軍極為不利,但在這樣情況下,對岸卻無預警的連續兩天發動大規模軍演,形同是為民進黨主打的「抗中保台」加油添火,讓國民黨的處境更加艱難。這似乎也一定程度意味著,對岸對於大罷免的情勢並不看好,早早就放棄了國民黨。
綠營要搞大罷免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對於這個可能影響台灣民心、改變政治結構的議題,對岸雖然無法直接插手,但也必然高度關注,甚至可能暗暗期待國民黨有無可能反將賴清德一軍,顯現台灣民意對中共並沒有那麼排斥。
沒想到,第一階段的連署國民黨竟然以35:0被完全K.O.,接下來的「公投綁罷免」又完全不成章法。接著包括「賴十七條」、「亞亞」等事件,國民黨又被打得毫無招架之力。
《聯合報》日前公布的民調顯示,有47%的民眾反對大罷免、43%民眾支持,雖然反對的比例略高於支持,但43%已經遠超過通過罷免所需的1/4門檻,只要藍綠動員的熱度有一定的落差,大罷免就很可能成功。而《台灣民意基金會》的民調則顯示,民進黨感情溫度遠高於藍白兩黨,民眾對民進黨的感情溫度是50.79,而藍、白則分別是38.64、34.97,民眾對民進黨的感覺接近不好不壞,而對藍白則是有反感。
《美麗島電子報》的民調更驚人,賴清德的滿意度比上月增加了7.0%,達到55.6%創就職以來新高,而藍、白兩黨的好感度則明顯下碟、反感大幅增加。更有趣的是,民進黨主打的是抗中保台,但在藍、白好感度下滑的同時,國人對共產黨的好感度居然提升了3.4%(雖然只有9.9%),顯示對部分民眾來說,國民黨比共產黨還可惡。
站在北京的角度來看,會怎麼看國民黨最近的表現?既沒有讓兩岸氛圍更加和緩,也無力反制民進黨,反而任由陸配被民進黨霸凌,讓兩岸的敵意更深。共產黨什麼都沒做,台灣人民的好感度還增加,而國民黨卻是好感下滑、反感提升。既然國民黨如此失敗,還不如共產黨自己來。
4/1的軍演,對岸不僅是傳統的秀肌肉,還加入了動漫的型態,以正體字做宣傳片,賴清德一手推開蔣介石的銅像、一手掐住困在牢籠的柯文哲。這是給大陸人看的,還是給台灣人看的?學者分析,這次軍演有對內、對外(對美)、對台三重意義,但對台才是最明顯的,當民進黨不斷炒作抗中保台、國民黨又完全無力時,對岸不可能毫無作為。
北京不可能不知道,連續兩天的軍演,必然會激化兩岸的對立,讓台灣民眾對國民黨更加不滿,但國民黨搞成這樣,北京也不在乎了。如果大罷免勢均力敵,北京或許還會隱忍一點、避免刺激台灣人民,但既然國民黨連個像樣的陣型都擺不出來,北京的基本立場和面子只能自己守。大罷免的結果如何,就聽天由命吧。
但北京也不必怪國民黨無能,如果不是大陸一直以一些小恩小惠拉攏傅崑萁、陳玉珍等深藍立委,讓這些人敲鑼打鼓的當「樣版」,大罷免也不會搞到今天的田地。這些年兩岸情勢惡化,但民間乃至帶有政治色彩的交流也沒有斷過,即便馬英九那樣大張旗鼓的訪陸,也沒搞出這麼大的反感。
從2019年「習五點」之後,兩岸關係就從原本是國民黨的加分項,變成了國民黨的包袱、民進黨的提款機。過去6年,國民黨拿不出新的論述,只能儘量避免觸碰兩岸議題,能躲多遠躲多遠。就連陸配「六改四」的議題,國民黨也完全不敢動,結果紅帽子一樣摘不掉。
現實上,當台灣民眾對大陸敵意越來越深的情況下,國民黨不管怎麼變,也不可能變得比民進黨更獨;而只要比民進黨「統」,兩岸關係就會一直失分,差別只是失分的多少而已。
可以預見,在未來不短的時間裡,國民黨都不可能端出有效的兩岸論述,甚至也根本不想去碰。即便如此,國民黨也該試著端出黨公職與對岸交流的底限,並且從人權、經濟等各個角度,試著發展一些小的論述,和社會進行溝通對話。否則到了2026、2028的大選,國民黨還是會被打得毫無反擊之力。
更多FTNN新聞網報導
亞亞為何成為大罷免的祭品
民進黨火力全開 國民黨搞錯戰場
民進黨熱炒藍鐵板 花東連動將成2026主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