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解析CES AI科技全面滲透生活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16日電)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已落幕,不過會中揭示的未來趨勢將引領廠商爭相投入。工研院解析CES 9大趨勢,直言「AI滲透一切」,建議台灣廠商積極打入AI應用生態系,並善用產業群聚完整的優勢,推出符合各國應用場景的解決方案,爭取國際市場。
CES(International 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為年度全球最大消費性電子展會,被譽為全球科技業風向球。
工研院副總暨產科國際所所長林昭憲指出,CES已從過去的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變成Consumer Everything Show,尤其今年在AI的發威下,大會主軸「Dive IN」的精神在各項展示隨處可見,AI正全方位潛入,提升人本與永續更美好的生活價值;此外,今年度首度設立量子專區,並辦理量子論壇,預告量子時代已在不遠處。
工研院為了協助產業快速掌握2025年最新的國際科技重要趨勢,今天舉辦「透視大展系列:CES 2025重點趨勢研討會」,點出9大趨勢,前3個重要趨勢分別是,邊緣AI裝置引領AI新生活,顯示及感測扮演關鍵角色;從雲端到邊緣、硬體到軟體,AI科技全面滲透民眾生活;老創與新創攜手,超級整合(Super Integration)時代正式來臨。
工研院指出,AI大量導入邊緣裝置進入爆發階段,終端裝置透過顯示螢幕傳達文字、圖像和影片,成為最直覺和人類溝通的界面,不論是電冰箱、掃地機器人、洗衣機等,都會有較過去更大及更高規格的顯示螢幕,「物物AI」的時代下可望帶動顯示器無處不在的機會。
工研院進一步指出,對台灣產業而言,物物AI將帶領台灣顯示器及感測器產業走向一個全新的市場,對於未來以利基型應用產業,將是一個絕佳的發展機會,如何打入AI應用生態系更是值得關注的課題。
此外,材料發展趨勢著眼於原料再生、碳捕用技術與再生能源用材料開發;車輛科技進入協同發展時代,融合自駕、聯網及電動3大技術;AI從想像到落地,具身智慧成為機器人與無人機演化的最終目標。
另外長壽健康、文化科技、能源轉型,也是重點趨勢。
NVIDIA(輝達)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在CES的開幕演講時,推出全球首個世界基礎模型Cosmos,以合成資料建立高度擬真的場景,解決機器人訓練需大量學習數據的難題,讓機器人具有空間智慧。此舉顯示黃仁勳高度看好機器人前景。
協作型機器人上,工研院觀察到AI視覺或觸覺結合手臂,讓機器人可更精準作業;多足機器人部分,除了硬體技術的進步(如後空翻),也觀察到各類應用解決方案,如裝配3D掃描和氣體檢測儀,進行自主工業巡檢。
人型機器人上,分離式的上下半身,可配合應用場景靈活切換;仿人類的靈巧手,可精準抓取與更多複雜靈活的動作;陪伴型機器人,擬真的表情與動作可應用在迎賓、導覽、餐飲服務等應用。
工研院並指出,無人機結合AI正朝向自主化與多元應用發展,台灣具備完整的精密機械與電子零組件製造基礎,除了關鍵零組件如行星減速機、滾珠螺桿、線性滑軌,應積極開發軟硬體整合方案,如AI演算法、多模態感知融合技術等。
無人機產業上,國際上正積極建立民主供應鏈,工研院認為,台灣可善用產業群聚完整的優勢,推出符合各國應用場景的解決方案,爭取國際市場機會。(編輯:張均懋)114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