庇護島事故頻傳 北市檢討增設

台北市交工處配合新工處長期道路發展計畫,檢討增設行人庇護島,至今已新增41處,而今年1至11月車輛與行人庇護島發生交通事故21件,無人死傷,肇因與內輪差、切西瓜、A柱遮蔽視線、夜間視線不良或行穿線較接近路口等原因有關。(劉彥宜攝)
台北市交工處配合新工處長期道路發展計畫,檢討增設行人庇護島,至今已新增41處,而今年1至11月車輛與行人庇護島發生交通事故21件,無人死傷,肇因與內輪差、切西瓜、A柱遮蔽視線、夜間視線不良或行穿線較接近路口等原因有關。(劉彥宜攝)

為除行人地獄惡名,各縣市加強行人安全,並設置行人庇護島供民眾穿越道路時暫停,不過台中市進化北路的庇護島40天內發生13起自撞,北市截至今年11月也發生21件交通事故,交工處說,目前已增設41處庇護島,會檢討增設庇護島,並針對個案改善以提升行人安全。

台北市警局交通大隊事故處理組長黃宗斌指出,台北市今年1至11月車輛與行人庇護島發生交通事故計21件,無人死傷;以羅斯福路、景中街口發生7件最多,辛亥路、復興南路口發生3件次之,信義路、杭州南路口及忠孝東路、杭州南路口均發生2件居第3名。

行人庇護島交通事故頻傳,有無設置的必要也引起討論,不過國民黨議員李明賢以潭美國小為例,指周邊大路口綠燈即使有100秒,許多學童、長者也難以一次通過,庇護島事關人命,務必持續做路口改善工程,多加編列預算、加快期程。

民進黨議員顏若芳建議,在持續增加庇護島的情況下,也應針對每個路口做個案檢討,配合行穿線退縮、人行道轉角外推、行人優先時相和道路標線重新規畫,並在庇護島端部裝設反光標誌等,讓庇護島更清楚易見,也加強保護行人安全。

民眾黨議員陳宥丞擔憂,部分民眾會汙名化庇護島,這無助於人本交通的提升,若發生這樣的狀況,市府應以理性、務實的判斷,包含分析原因、鑑定單位看法和交通評估報告等,看如何調整設施減少事故發生。

交工處規畫科長李薇婷分析,庇護島端部通常會設置相關安全設施加強提醒用路人,車輛撞上庇護島可能與內輪差、提早轉向、A柱遮蔽視線、未注意路口狀況、夜間視線不良或行穿線較接近路口等原因有關。

她說,庇護島提供安全通行及停等環境,縮短行人穿越道路的距離,降低行人暴露在車流中的時間,提升年長者、行動不便者和孩童等弱勢行人穿越路口的安全性;目前北市已增設約41處庇護島,將持續配合新工處長期道路發展計畫檢討增設行人庇護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