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2/23大選在即 一文看懂怎麼選

德國將於23日舉辦大選,民調顯示極右翼勢力佔上風。(路透社)
德國將於23日舉辦大選,民調顯示極右翼勢力佔上風。(路透社)

[周刊王CTWANT] 歐洲處處瀰漫著緊張的政治氛圍,德國將於23日舉辦大選,民調顯示極右翼勢力佔上風。德國約8300萬人口,其中大約6100萬人符合此次大選的投票資格。選民此次將選出聯邦議院的630名議員,選舉也將決定下一任德國總理。

大選主要政黨、候選人

預計有29個政黨的4506名候選人參選。主要參選政黨包括中左翼「社會民主黨」(社民黨,SPD)和綠黨,中右翼的「聯盟黨」由「基督教民主聯盟」(基民盟,CDU)及其姊妹黨「基督教社會聯盟」(基社盟,CSU)組成,以及極右翼的德國「另類選擇黨」(AfD)等。

此次選民關注的議題,涵蓋經濟、移民、俄烏衝突等問題。

社民黨籍的現任德國總理蕭茲將尋求連任,基民盟總理候選人是梅爾茨(Friedrich Merz),另類選擇黨則由韋德爾(Alice Weidel)出征。

為何提早選舉?

這次德國大選是在兩次地方選舉後所舉行,2場地方選舉都對德國總理蕭茲所領導的社民黨、綠黨和自由民主黨 (自民黨,FDP)不利。

2024年11月,在計劃經濟政策和債務問題緊張的背景下,蕭茲開除自民黨財政部長林德納(Christian Lindner)。這項決定導致他所領導的執政聯盟解體,蕭茲後在2025年1月15日呼籲對聯邦議院進行信任投票,但最終卻以207票贊成、394票反對、116票棄權的失敗結果告終。

此後不久,德國總統史坦麥爾(Frank-Walter Steinmeier)解散議會,宣布於2月23日舉行選舉,比之前確定的9月28日,提前了6個月。

民調結果如何?

根據綜合民調平均值,以基民盟及基社盟為代表的右翼政黨在民調中遙遙領先,投票意向率約為30%。自2024年夏季以來,極右翼德國另類選擇黨已從蕭茲的社民黨手中,奪走第二位置,而社民黨則下滑至第三位。綠黨在2022年夏季的民調中一度位居第2,但最近的民調數據已位居第4。

選舉如何進行?

德國選舉制度堅決奉行比例代表制原則。2023年通過的選舉制度改革,進一步強化了這個理念。《德國之聲》報導,如果一個政黨獲得超過半數的選票,其代表人數將足以推動政策議程。不過,此情況非常罕見,政黨通常需與其他政黨合作,組建執政聯盟以確保在聯邦議院中佔據多數席次。

獲得最多選票的政黨候選人,將被提名為總理。次要聯盟夥伴候選人,則可能被任命為外長等重要職務。按德國《基本法》,選後30天內,德國須召開聯邦議院首次會議、選出總理。

要成為德國總理,相關候選人需獲聯邦議院過半議員支持。若首次投票失敗,2周內將辦第二輪投票,若仍未成功,則第三輪,簡單多數者成總理。候選人一旦當選總理,總統需在7天內完成任命,否則將在無法達成一致時解散議會,重辦選舉。

德國的聯盟是如何形成的?

由於德國各黨的政綱往往難以協調,建立共同治理的聯盟協議,或耗時幾個月時間。最新協議是在2021年11月由社民黨、綠黨和自民黨,在蕭茲領導下,經過2個月的談判所達成,協議長達177頁。

根據目前民調,到2025年,似乎可能出現幾個潛在的聯盟局面。直到最近,德國另類選擇黨一直受到被稱為「防火牆」的排斥政策所孤立,該黨預計將被排除在未來的任何政府之外。不過,防火牆政策近期已瓦解。

《世界報》指出,鑑於民調地位,基民盟/基社盟這個保守黨,很可能成為未來聯合政府的領導。他們要麼與社民黨或自民黨組聯盟執政,就像他們在2005年至2021年期間所做的那樣,要麼與綠黨、自民黨組成三方聯盟執政(德國人稱之為「牙買加」聯盟,因為這三個政黨的顏色相同)。

原始連結

看更多 CTWANT 文章
登機前「婆婆找不到護照」…孝順老公不去日本了 網見「1舉動」傻眼:根本就是故意的!
超商阿婆「借200元買便當」!他借了:感到好驕傲 下一幕反轉秒崩潰
你都讀「嵌入」還是「崁入」? 內行人曝實情:大家錯習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