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政壇大地震 2025預算和多項政策倡議恐陷僵局

(中央社柏林12日綜合外電報導)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的執政聯盟瓦解後,德國預計將在明年2月23日提前選舉,但多名官員今天警告,這將使2025年預算和其他幾項政策倡議陷入困境。

路透社報導,保守派反對派擔心德國無人掌舵,希望1月就舉行選舉,而蕭茲則希望在3月中旬選舉,以便讓當局和各黨有更多時間準備,在雙方各退一步的情況下,最終敲定了選舉日期。

通貨膨脹、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來自中國的競爭加劇以及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即將重返白宮,這些因素結合在一起,為德國帶來一場完美風暴。作為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的繁榮得益於豐富的能源和良性、有利於貿易的國際政治環境。

曼罕歐洲經濟研究所(ZEW)的投資人情緒指數從10月的13.1點下跌至今天的7.4點,跌幅遠超分析師預期,反映德國正陷入多重危機。

報導指出,握有明確多數席位的政府將更易於討論德國債務減速機制(debt brake)或為戰略性產業提供資金等議題。

蕭茲將在12月16日面對國會的信任投票,一般預期不會通過,德國將於明年2月23日提前大選。

蕭茲所屬的社會民主黨(SPD)國會黨團領袖穆茨尼希(Rolf Muetzenich)表示,社民黨力挺蕭茲,並且駁回蕭茲應該讓位給另一位候選人的建議,例如目前更受歡迎的國防部長佩斯托瑞斯(Boris Pistorius)。

穆茨尼希告訴記者:「現在關鍵在於經驗和能力,我確信蕭茲是合適的候選人。」

法新社報導,即使投票結果明確顯示哪個政黨拿下多數席次,德國很可能需要幾週才能組成新政府。

鑒於德國的比例代表制投票制度和日益分散的政治格局,任何政黨都不太可能憑藉自己的力量成為多數黨。

組成政府需要一個新的聯盟,但各方之間的談判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才能達成共識。

蕭茲當初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才讓他的政黨和另外兩個聯盟夥伴在2021年達成協議。(譯者:劉文瑜/核稿:盧映孜)113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