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總額協商破局 護團:超收挹注
我國去年超徵稅收金額達5283億元,創史上新高,普發一萬元將有譜。面對急診壅塞,護理團體直言,政府明明超收稅,為何不拿來做運用?健保預算有限下,等於右手給錢、左手刪錢,一定有人會跳腳,擔憂接下來的協商恐破局。
對於健保署提出具體方案,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顧問陳玉鳳表示,這點要給予肯定,但預計投入的經費來源,是從健保總額裡「挪用」,一樣是挖東牆補西牆,等於右手給錢、左手刪錢,接下來協商時,一定有人會跳腳。
「政府明明有超收,為何不把超收的錢拿來做運用處理」?陳玉鳳直言,政府超收的錢可以全民普發一萬,卻沒照顧護理人員、繼續讓護理人員失望。她強調,錢從哪來很重要,若只從健保總額支應,「根本等於沒差」,一定要從外部給經費或讓健保漲價,才能解決問題,而非繼續要求護理人員「做功德」。
陳玉鳳也批評,急診觀察床護理費調升6成,第一天調高到914元,但自費病房一天都2500元起跳,即使調高到914元,除以三班護理人力,等於一張床平均一個人只多300元,根本不夠。
醫改會執行長林雅惠指出,去年底總額協商中,醫改會與付費者代表曾提出調高病房費、護理費的訴求,但醫界想將預算統籌運用,又不給具體承諾,例如解決病患上不去的問題,最終無法談成。對於此次未能取得共識,她擔心下周會議將重演去年的劇本。
對於已取得共識的給付,林雅惠提醒,勞逸公平是重要的前提。各醫院的薪資結構和計算方式不同、福利制度也不同,調高給付之際,護理人員的待遇也應得到合理的調升,政府必須有稽核的機制,而非讓醫院自己填報。
看更多相關新聞
他揭住院「14大NG行為」掀共鳴 美甲恐妨礙觀察病情
醫改會:自費醫療增加 讓醫療糾紛變多
醫師拒當鑑定人 700件醫療糾紛案擱置
解決急診壅塞問題!健保署提3大新增給付方向 最快5月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