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亞資中心 央行:生態圈為關鍵
金管會有感推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分別向財政部、央行、國發會、環境部、經濟部、法務部6大部會爭取11項政策鬆綁,央行則在30日出爐的書面報告中獻策,直言台灣近10年累計超額儲蓄超過新台幣30兆元,是帶動資產管理規模增加的力,資金不虞匱乏,成功關鍵在於須先形成「資產管理產業生態圈」。
金管會向財政部爭取最多項鬆綁與優惠,包含延長國際保險分公司(OIU)10年免徵營所稅、營業稅、印花稅和免予扣繳等,提升保險業務國際市場競爭力。其次,國際證券業務分行(OSU),為了避免重蹈OIU租稅優惠中斷,這次提前溝通,延長到2037年12月31日。
金管會也與櫃買中心建立第三方聯繫機制,協助各級政府辦理發債作業,最被關注就是永續債發行,目前已經有台北市、高雄市、桃園市等地方政府發行11檔永續債,總額157億元,將來中央政府永續債備受關注,包含教育部建設金門大學宿舍等公共建設。
對於金管會野心勃勃,央行表示,台灣近10年累計超額儲蓄超過新台幣30兆元,2024年超額儲蓄則擴大至4.01兆元,這是帶動資產管理規模增加,為金融市場發展的重要助力,然台灣超額儲蓄以家庭部門的規模最大,因而建議金管會引導家庭部門善用超額儲蓄。
央行提到,我國發展資產管理業務雖不缺資金,惟要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必須形成「資產管理產業生態圈」(Ecosystem),即充沛資金需搭配人才、產品、金融市場與基礎建設,如稅制及語言的優勢、行政協助、周邊服務產業完備,以及法規制度。
央行建議,主管機關除積極引進外國專業機構及經驗,爭取跨國資產管理業者在台設立據點,擴大營業規模,使國內資產管理業者受惠其外溢效果,國內業者亦可透過購併、國際結盟或合作,擴增業務或取得核心技術,藉由國際接軌,以提升國際資產管理能力。
央行援引香港、新加坡案例,表示兩地分別採行可維持本幣匯率穩定之聯繫匯率制度及匯率目標制度,顯示匯率穩定是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央行也承諾將維持新台幣匯率的動態穩定,盼吸引外資投入台灣金融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