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佛館合辦《法華經》特展 彰顯宗教藝術之美

記者黃朝琴/綜合報導

國立故宮博物院《法華經》及其美術特展第2檔今(14)日開展,故宮42件精品搬到高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展出,皆為院方典藏各朝代《法華經》國寶國寶,讓國寶來自十方,也回饋十方,鼓勵民眾觀展,進而領略宗教經典及藝術之美。

策展人鍾子寅表示,《法華經及其美術》特展精選故宮典藏,2檔次共78件作品,不僅過半為宋元珍品,明代作品也多精美的宮廷本,另還從文化部核定的新科國寶-康熙初年藏文泥金寫本《龍藏經》中,選展藏文版《法華經》。

鍾子寅指出,第2檔焦點文物包括一套新發現的韓國高麗時代寫繪本,元至順元年僧元浩與朱珤共同合作的泥金寫繪本《法華經》更是罕見的孤本;另外,在書法史上赫赫有名的顏真卿〈多寶塔碑〉,也折射唐朝法華信仰的興盛,此次展出稀珍的宋代拓本。

鍾子寅提到,《法華經》是大乘佛教初期的經典,也是記載佛陀宣說人人都能獲得和佛陀一樣圓滿智慧的經藏,被喻為「經中之王」。《法華經》中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被東亞佛教徒日常念誦,影響了觀音信仰在東亞的盛行。

國立故宮表示,《法華經及其美術》特展第1檔9月6日開展,受到廣大關注與好評,迄今吸引超過22萬人次參觀;第2檔即起開展,展期至2025年3月16日止,歡迎前往參觀,了解這部佛教經典如何穿越千年,展現文化與思想的巨大價值,無遠弗屆地影響眾生與各種藝術創作。

故宮院長蕭宗煌表示,《法華經》自西元3世紀傳入中國,因經書所描述的故事膾炙人口,所以成了當時的美術題材,產生大量宗教藝術作品。《法華經》是一部佛陀宣說「只要修持圓滿智慧、人人皆可成佛」的經典,在敦煌藏經洞所發現的中古時期寫經中,《法華經》是數量最多的一部,而故宮博物院典藏宋元明各朝佛經,也以《法華經》占最多數。

蕭宗煌指出,該展移至佛陀紀念館展出,更著重展品與經典的聯結,讓文物回到佛教社群的場域被閱讀、欣賞、傳播,也饒富意義。雙方共同出版中英文圖錄,有助更多國際讀者認識法華藝術之美。

《法華經》及其美術特展,已吸引超過22萬人次參觀。(故宮南院提供)

《法華經》及其美術特展,焦點文物顏真卿《多寶塔碑》反映唐朝法華信仰的興盛,此次展出稀珍的宋代拓本。(故宮南院提供)

《法華經》及其美術特展,第2檔焦點文物、新發現的韓國高麗時代寫繪本《法華經》。(故宮南院提供)

文化部核定的新科國寶、康熙初年藏文泥金寫本《龍藏經》,展出藏文版《法華經》。(故宮南院提供)

《法華經》及其美術特展焦點文物,文化部核定新科國寶、康熙初年藏文泥金寫本《龍藏經》。(故宮南院提供)

元至順元年僧元浩與朱珤共作的泥金寫繪本《法華經》是罕見的孤本。(故宮南院提供)

《法華經》及其美術特展第2檔展期至2025年3月16日。(故宮南院提供)

故宮與佛陀紀念館共同出版《法華經》中英文圖錄,有助國際讀者認識法華藝術之美。(故宮南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