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打HPV疫苗 可預防菜花及癌變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尖型濕疣(菜花)是常見的性病,可能伴隨搔癢、出血、排尿困難或異味。菜花感染不分性別、年齡,發病高峰族群多為性生活活躍者,無性行為者亦可能因間接接觸患者分泌物而感染。醫師表示,如發現疑似病灶應盡早就醫,接受正確診斷與治療。
尖型濕疣由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所致,感染途徑以性接觸傳染為主,間接接觸感染、母嬰垂直感染較少。感染初期多無症狀,發病時會在皮膚或黏膜生成凹凸不平的疣狀物,伴隨搔癢、出血、異味等症狀,根據位置也可能影響排泄。
郭綜合醫院婦產科醫師金貞伶指出,HPV是一種無套膜DNA病毒,潛伏期短2、3週,長則8月,垂直感染的病毒休眠期甚至可長達2年。病毒入侵皮膚後,會侵入皮膚細胞進而增生形成疣,病毒隨傷口分泌物進一步感染其他位置;若是免疫力較低族群接觸傷口、皮膚較薄處,也可能因接觸傳染。HPV具有2層外殼蛋白,酒精消毒效果有限,日常消毒需使用漂白水、次氯酸水等含氯的消毒液。
菜花治療可透過電燒、雷射等外科方式移除病灶,或以液態氮冷凍方式破壞,也有光照、干擾素、藥物等方式治療。治療方式依據病灶大小、數量、位置有所不同,患者可與醫師溝通討論,選擇偏好的處置方式。而菜花的復發率約在3成至7成,也需要患者耐心配合治療。
HPV病毒有200餘種分型,高風險型具有致癌性,可能導致子宮頸癌、外生殖器癌,低風險型可能導致菜花。目前國內提供9價HPV疫苗,能有效預防相關感染疾病,除尖形濕疣外,亦能有助預防子宮頸、外陰等相關癌變,另也包括男性常見的口腔癌。
金貞伶提醒,已感染HPV患者接種疫苗雖無法清除現有病毒,但可降低未來感染其他HPV型別的風險,提早預防也有助保障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