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宿減塑新制上路 過年旅遊帶妥一次性備品
農曆春節是國內旅遊旺季,今年出行住宿的旅客將迎來全新的環保措施,自今年1月1日起,國內旅宿業已全面實施一次性用品管制新規。環境部呼籲民眾在旅行時自備個人衛生用品,一起為減塑、減碳盡一份心力。
全世界包含台灣皆面臨垃圾處理的沉重壓力,近年來各國紛紛頒布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的政策,2020年「全球旅遊減塑倡議」提出旅宿業者應減少一次性塑膠垃圾,國外已行之有年;台灣則於2023年1月預告,歷經2年宣導期,今年元旦起正式實施。
新政策規定觀光旅館、旅館、民宿等旅宿業者必須將小於180毫升的小瓶裝洗髮乳、沐浴乳等,改以大瓶裝方式提供;同時,牙刷、牙膏等6種個人衛生用品也不得主動陳列提供,鼓勵消費者自備。環境部資源循環署永續消費回收組組長李宜樺說:『(原音)為了減少一次用旅宿備品的使用,環境部規定從今年1月1號開始,不使用一次性的旅宿備品,包含洗髮精、沐浴乳、潤髮乳、乳液,這4項不可以提供小於180毫升的備品,可以提供壁掛式、大容量的供消費者來使用。另外,針對6小品,包含牙膏、牙刷、刮鬍刀、刮鬍泡、梳子、浴帽,這部分我們也鼓勵消費者應該要自己攜帶。』
對於外界質疑以後出外旅遊「連沐浴乳、洗髮乳也要自備」,環境部強調,新制並非全面禁止旅宿業提供用品,洗髮乳等是由一次性使用的小瓶裝改成大容量固定式瓶裝或掛壁式等方式提供;牙刷、牙膏等個人衛生用品則不得陳列房間等營業場所,但飯店櫃檯可告知民眾,若仍有個人衛生用品需求,採免費或付費方式提供。
環境部估算,推行新制後,每年可減少超過4.6億個小包裝旅宿用品,減碳約2,500公噸。環境部表示,這項新政策也有助於業者逐步轉型為永續發展模式,讓台灣觀光業更具競爭力,吸引更多注重環保的國內外遊客。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限用旅宿一次性備品 明年元旦起施行
全球塑膠公約推遲 台灣減塑行動須加快升級
全球塑膠公約談判未果 彭啓明:我國減塑行動不推遲 明年訂新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