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拉外企抗美關稅 能減緩外資出走潮?

中國國務院總經理李強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5年會致詞指出,外資企業是中國發展不可或缺的參與者、貢獻者,歡迎外企投資並深耕中國,共同抵制保護主義。李強拉外企抗美國關稅,著眼於中國經濟在房市下行後,若再面對關稅戰,恐雪上加霜,但李強此舉能減緩外資出走潮,助中國經濟復甦嗎?

中國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降 0.7%,為13個月以來首度跌破零,顯示中國經濟持續面臨通縮壓力。

中國經濟下行,從國銀在柬埔寨布局就能一窺全貌。目前國銀柬埔寨布局集中在金邊,60幾家台資銀行競爭激烈,柬埔寨經濟成長動能以觀光為主,尤其是博弈產業,COVID-19疫情前,這些博弈產業靠著中國觀光客帶動當地房市,但這幾年中國經濟下行,柬埔寨賭場一家跟著一家倒閉。

合庫金董事長林衍茂指出,柬埔寨和中國經濟連結深,且經濟體很小,如果有外資進入,就很容易拉升當地景氣,但目前看來仍沒有明顯轉變,顯示中國經濟仍處於較不利的情況,且中國在房市下行後,又將面臨美國關稅,經濟復甦壓力相當大。林衍茂說:『(原音)現在就看那個中國跟美國之間的貿易談判的結果怎樣,我覺得這個可能要有一個比較明朗的結果,雖然說中國那裡也做了一些方式提振自己國內的景氣,但是中國以前都是習慣於製造,但是現在整個全世界的製造沒有(離開中國),銷售沒有那麼好的時候,我覺得中國在製造的動能會暫時停下來。』

為拉抬中國經濟動能,中國國務院總經李強提出歡迎外企投資深耕中國,共同抵制美國保護主義,但李強此舉能成功助中國經濟復甦,並減緩外資出走嗎? 開南大學國家暨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陳文甲認為,李強的宣示短期在心理層面有提振效果,傳遞中國願意開放與合作的信號,尤其在外界對中國經濟成長質疑不斷增加之際,應該可以緩和企業界的焦慮感。只不過,若要吸引已撤離的外資回流,中國必須提供更明確、穩定的經商環境和制度性保證,以及美中貿易與科技對抗的可能緩和性,畢竟只憑對開放態度與全球化的口頭宣示,未見政策上的具體改善,外資將會持續保持觀望,回流效果十分有限。

中經院第一研究所所長劉孟俊認為,中國內需不振,李強的一番話,也有可能是喊話涉及國內內需市場的外資,避免這些外資再撤出,能否有效,就要看中國是否願意除掉地方保護主義,並加大力道提供外資優惠措施。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長和巴拿馬風暴下 李澤楷出席論壇與李強大合照
李強會晤美參議員戴恩斯 籲美中對話取代對抗
美中關稅戰之際 央視播出習近平經濟思想14集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