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水期台中溪流魚群常死亡 環保局統計有14處好發河段
水門底下全都是翻肚的魚群,有的就算沒有翻肚,也已經奄奄一息。這是去(2024)年底台中是大里區,中興大排的情況,魚群死亡數量大約300條左右,數量很可觀。
台中市的溪流每到秋冬枯水季,就經常發生魚群死亡的現象,環保局也分析其中原因,最大宗的就是因為缺氧死亡。
台中市環保局水質及土壤保護科長黃士峰認為,「其他原因還有連續低日照、沒有降雨或是乾燥河段,溫度變化甚至豪大雨,魚隻會跑到岸邊,水退了就擱淺,當然也有人工的污染。」
環保局表示,包括頭汴坑溪、柳川、旱溪、中興大排、后里排水及梧棲大排等處,都是發生魚群死亡頻率較高的河段,其中頭汴坑溪去年3月,出現大規模魚隻死亡,後來確認是上游食品工廠排放廢水。
去年度更在工廠密集區下游,發生3次大規模死魚事件,魚體送驗發現有氰化物,隨後啟動專案稽查,累積查獲近20家水污染列管事業,違反相關規定,裁處近200萬元,而學者表示除了枯水季污染物濃度偏高,溪流進行的人為工程也是因素之一。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曾晴賢分析,「台灣很少河川有訂定生態基流量,水利工程、河川工程有些不當設施,如果人為工程把河道整理成三面光,河道基本上都非常淺,沒有深潭的話,魚就沒有辦法躲過這種寒流低溫。」
曾晴賢表示,枯水期時因為河川基流量不足,河川排水水位偏低,加上魚群密集,導致水中溶氧減低導致缺氧。除了環保單位持續加強檢測,民眾加強通報,才能減緩類似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