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三廠火災 環團示警:老舊核電廠風險更高
核三廠今上午竄起濃濃黑煙,引發在地議論,雖事後火勢撲滅,且確認未影響機組運作,但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表示核三廠過去安全紀錄不佳,嚴重的火災事件發生更不只一起,社會應藉此機會審慎思考老舊核電延役的問題,核電廠如期退役才能真正保障台灣的安全與韌性。
綠盟說,雖然據初步了解可能是核三廠在進行空壓機廠房外的冷卻水塔管路切割作業時不慎引發火災,現場狀況也受到控制,但僅有媒體上有限的資訊,並無法讓外界安心,甚至地方社區亦未能在第一時間得到資訊,只能看著核三廠的黑煙焦慮不已,引發居民的憤怒與抗議。
綠盟指出,核三廠過去安全紀錄不佳,嚴重的火災事件發生更不只一起,為何在地方通報以及防災措施上無法落實?如果真有更大的意外或輻射外洩發生,第一線的救災人員與周邊居民能有甚麼保障?能做甚麼防災準備?如今距離核三除役只剩下72天,在除役前再度發生冷卻水塔火災事件,除了為核三的負面紀錄增加一筆外,社會應該藉此機會重新審慎思考老舊核電延役的問題,老舊的核電廠安全嗎?設備是否還能再運轉20年?不談核安,只談核電,是罔顧人命安危的主張。
綠盟表示此次火災是人禍,是電廠內的人為疏失因素,國際上老舊核電廠的火災事故頻仍,據報導日本東海第二核電廠(茨城縣東海村)自1978年投入運轉以來,曾於2011至2014年發生3起火災,並在2022年9月以來的兩年多時間內發生11起火災,發生地點甚至涉及關鍵的中央控制室。這些事故除了電廠設備老化的原因外,也暴露了明顯的人為失誤,防火意識薄弱,都是核電廠運營的隱憂。
綠盟認為,核電廠的設備與管線老化問題極為棘手且複雜,還有消防系統管線多位於地下,這些管道在設計時未考慮到更換或維修的需求,及電纜系統也會因高溫和環境因素而劣化,這些問題無法僅透過定期大修來解決。綠盟強調,核電廠的老化與核安文化是必須正視的關鍵問題。
綠盟說,目前在野黨推動核電延役修法,意圖讓老舊核電廠到期後再繼續運轉,但這些核電廠當初設計運轉40年,超過設計年限其防災能力早已不足。美國問責局(GAO)去年曾出版報告警告,大部分運轉中的核電廠建於1960至1970年代,然而自建設以來,氣候變化帶來的風險日益增大,但監管機構並未對老舊核電廠進行充分的防災評估,這已成為潛在的核安風險。
綠盟強調,台灣應該謹慎面對老舊核電廠所帶來的風險與危害,讓老舊核電廠如期退役,才能真正保障台灣的安全與韌性。
更多udn報導
退休危機逼近!3大壞習慣 恐讓晚年陷財務困境
黃子佼近況遭目擊 吹哨者:壞人沒活得苟延殘喘
帶媽遊北海道遇超雷導遊 妹子怒:13萬被糟蹋
行李箱藏人屍…心肝腎全沒了 監視器曝驚人畫面
看更多相關新聞
核三施工釀火警 濃煙嚇壞民眾
綠盟:核三紀錄不佳 怎保障防災
核電廠40年大限將至!核三一機去年退、二機今年退
民代主席不滿核三火警SOP!開車撞大門 警拔槍示警
新聞眼/意外未即時通報 核三早是累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