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醫師議題引炎上 彭華幹籲:醫界應破除學歷歧視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邱璽臣/台北報導
針對近日因波蘭台籍醫學生(波波醫師)引發的爭議,名嘴彭華幹昨(22)日晚間於臉書發文,抨擊全案折射出台灣醫界的「學歷歧視」與「護食」現象。他認為,從波波醫師的醫療疏失掀起炎上,至本土牙醫團體撿到槍,更逼得總統賴清德出面承諾「不加開實習名額」及「優先招收本國學歷畢業生」的偏鄉醫療計畫,這場鬧劇赤裸呈現了台灣醫界對學歷的雙重標準。
彭華幹指出,醫療行為本具高風險,據衛福部統計,去年(112年)全台共有170件醫療糾紛進入司法程序,其中刑事52件、民事118件。他質疑,「難道只有『波波醫』醫死人該被千刀萬剮?若是『台大醫』醫死人,大家就選擇閉嘴?」
他進一步批評,台灣醫界存在明顯的學歷歧視鏈,台大醫看不起其他醫學系,西醫看不起中醫,但學歷本身並不完全等於醫療能力。「再好的學校也有學渣,後段班也有好學生。」他強調,台灣的醫師資格由國考把關,只要通過考試、拿到執照,能夠用心照顧病人、視病猶親,就應被視為好醫師,而非因學歷出身而遭貼標籤。
彭華幹提到,台灣一向推崇「台灣牛精神」,鼓勵人在逆境中奮鬥,但在醫師職業中卻變成「一試定終生」,僅以學歷論英雄。他反問,「若有國家不承認台灣醫學系學歷,並稱台籍醫生為『灣灣醫』,我們又會有何感受?」他呼籲反思台灣對醫師學歷的雙重標準,避免將歧視合理化。
他分析,本土牙醫團體的憤慨根本是一種「護食」反應,因為健保限制與自費市場的利益壓力,部分醫界人士擔憂外來人才的競爭。他認為,技術優秀的醫師不應害怕良性競爭,良幣驅逐劣幣本應是醫界的健康發展方向。
另外,彭華幹強調,國外學歷確實需要嚴格的認證機制,但這不應成為學歷霸凌與人身攻擊的藉口。他指出,若因本土牙醫的「護食」,擋下外國學歷牙醫進入全台55個沒有牙醫的鄉鎮,反而讓偏鄉醫療人力更為短缺,而都市醫師仍只專注自費市場、不願負擔偏鄉醫療責任。
彭華幹呼籲,以更全面的視角看待醫療人力分配與學歷認證問題,讓偏鄉地區能夠真正獲得醫療資源的挹注,改變現狀。
照片來源:彭華幹臉書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波波醫師」揭偏鄉醫療困境 民團:學歷不重要、資源到位才關鍵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