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大橋成絕響 山水相迎 映照台灣

斥資新台幣230.38億元,歷時10年興建的「淡江大橋」,最艱困的主橋塔工程將於明年底完成,預計後年通車後,這條主橋長920公尺、寬70米的大橋,也是全球第一座同時擁有輕軌路廊、快車道、機慢車道、自行車道與人行道的大橋,不僅將打通北台灣高快速網的任督二脈,也將成為矗立在國門的新地標。

曲線女王最後遺作 與淡水夕照、觀音山相映

由全球首位榮獲普立茲克建築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的女性得主札哈‧哈迪(Zaha Hadid)在2015年設計的淡江大橋,位於台灣第三長的淡水河與台灣海峽交會處,也是銜接新北八里與淡水的重大交通建設,預計2026年2月通車後,將與知名的淡水夕照和八里的觀音山相映,成為北台灣的新地標。

主辦「淡江大橋」工程的交通部公路局北區公路新建工程分局第三工務段段長鄭閔中表示,札哈‧哈迪是伊拉克裔的英國建築師,設計的作品以流暢優雅的曲線著稱,因此被稱為「曲線女王」,而隨著札哈‧哈迪在2016年病逝,淡江大橋也成為她生前最後的遺作,同時成為她留給台灣唯一的作品。

事實上,札哈‧哈迪曾於2000年為台中設計「古根漢美術館」,後來因故沒有蓋成,不過她卻憑著台中古根漢美術館的設計草圖,於2004年拿下有「建築界諾貝爾獎」美譽的普立茲克建築獎;隨後札哈‧哈迪為日本東京奧運設計的主場館也因故在2015年被放棄;與此同時,淡江大橋則在交通部首度採取國際競圖下,由中興工程顧問公司攜手德國廠商和札哈‧哈迪操刀設計的「寧靜的舞者」脫穎而出,但同樣因為種種困難,於2017-2018年間流標了7次。

所幸交通部並未放棄,直到2019年終於找到工信集團承接起這項艱鉅的工程,才讓這座全球最大跨徑的單塔不對稱斜張橋,可望在山海交界處展現寧靜的舞者之姿。工信集團副總裁陳煌銘說:『(原音)這種設計的方式對橋梁的施工是非常困難,譬如說這個主橋塔,我翻遍世界設計的橋墩、橋塔,都是垂直上去,所以都可以用自動模板;但是我們這世界級的大師,就是偏偏要弄一些稀奇古怪的,隨著高度做3D的變化,全世界都沒有這樣做的!所以這個橋,等於未來全世界已經不可能有這個橋,主要是札哈迪已經過世了!』

百煉鋼化為繞指柔 打造不可能的工程

由於淡江大橋主橋長920公尺,橋面還要高出水面20公尺,以維持航道暢通,加上主橋塔高達200公尺,因此橋面最大跨徑也來到450公尺,刷新俄羅斯2000年通車的蘇爾古特大橋主跨徑408公尺的紀錄。但也因此,主橋塔下方、也是水下看不見的基礎工程,就成了主橋塔能否順利往上延伸的關鍵。

中興工程顧問公司淡江大橋工程處經理劉永輝指出,考量這是全台最大的單一橋墩基礎,不僅下方要用58根長65米、直徑達2.5公尺的全套管基樁,打入河床下的岩盤中;樁帽也要考量洪水沖刷深度,厚達5公尺、將近兩層樓高;而且基礎面積也來到3,030平方公尺,鋼筋總量更達到5,700多噸。因此施工時,無法採用國際上普遍使用的鋼板樁圍堰工法,只能改採鋼管樁圍堰、完全開放式地明挖,來增加勁度與施工安全。劉永輝說:『(原音)我們特別設計鋼管樁圍堰,利用144根18mm厚的鋼板做成1.2米直徑的鋼管樁,然後打到土裡面將近40公尺,還要出水4.8公尺,就考慮到它的潮汐、水流跟沖刷,那就可以圍起來在裡面開挖,繞一圈剛好205米。所以說這裡特別做了一個環型的支撐、就環撐,就跟一個蛋殼結構一樣,只是說它是一個鋼樑蛋殼結構去撐住,不然數十個人在下面這麼深工作,會有安全上的疑慮。』

不僅基礎圍堰工法不同,就連澆置基礎水泥的過程都費盡心力;而且整座橋樑為了呈現出設計師想要的弧形曲線,即使每個鋼橋節塊的寬度都將近40米、等同一台波音747客機的重量,幾乎無法從陸上運輸,但整個主橋結構都未使用到一根螺栓。正因如此,當時全世界都認為這是不可能做起來的工程!陳煌銘說:『(原音)譬如說橋塔的基礎開挖、這一個圍堰,下面要打1萬5千方的混凝土,就是好像在做水壩,溫度要控制啦、裡面的成分要控制,而且不能分層打,所以為什麼我們4天、96個小時不間斷地打,因為你假如分層打,就會有界面;再來看這個橋體鋼構,每一個節塊都差不多500噸到700噸,還有都斜面、而且都焊接。所以這個工程幾乎全世界都認為不可能做起來的工程!』

看不見的艱辛 畫出永恆的風景

此外,陳煌銘也指出,由於主橋塔共有53個節塊,而且沒有一個斷面相同,因此必須精雕細琢才有辦法做出來。原本他尋找奧地利的團隊,後來憂心俄烏戰爭影響,轉而尋求德國、日本和馬來西亞的PERI系統化模板團隊,才有辦法讓札哈‧哈迪以淡水雲門舞集的舞者為發想,設計出舞者雙手合十、向觀音山禮讚的美麗橋塔,一步步從水下基礎往上長到144公尺高,預計明年7月則可看到主橋塔的美麗身影。

同時參與過金門大橋橋塔工程的PERI日本技師平澤純也認證,淡江大橋是結構形狀非常複雜的橋塔,幾乎是從頭難到尾。平澤純說:『(日語原音)如果要和金門大橋比較的話,一般他的經驗,橋塔都是一開始很難,之後越來越簡單。但是淡江大橋的橋塔特殊之處在於最下面是雙分,中間合併,最後到頂端又要雙分,可以說是從頭困難到尾!』

從2015年高考就分發到北新工的鄭閔中坦言,他不僅見證了淡江大橋的成長史,淡江大橋也刻劃了他和整個施工團隊的辛酸史。鄭閔中說:『(原音)第一個我們橋塔非常高,所以一般的混凝土車根本沒辦法把混凝土打上去,所以我們在做橋塔澆置的時候,是靠著吊桶,一桶一桶地往上吊,每一次澆置大概花費的時間都將近快12小時;那另外就是說,這個斜拉鋼索最長可能有到300或400米左右,那相對地它的重量也非常地重,它要定位的時候,就現場要出動大概將近10個人以上,才能夠把這個斜拉鋼索去做一個定位。』

也因此,淡江大橋完工後,除了主橋塔展現的建築藝術,橋塔兩側20-27對分別長300-400多公尺的不對稱橋索,也將與札哈‧哈迪為淡江大橋設計出的獨一無二、彷彿也在跟著翩翩起舞的橋樑燈柱,交織成罕見的美景,同時為台灣的山川大海、人間碧落,畫出一道永恆的風景。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淡江大橋明年底完工 陳世凱:將成世界級觀光亮點
1800多人滯留地中海榮耀號 陳世凱:估12日全數載運返台
地中海榮耀號故障 交部成立應變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