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降急診漸疏通? 醫駁兩回事
急診壅塞延燒,適逢228連假,外界憂心恐再迎來一波壅塞潮。衛福部昨日召開記者會,指出國內流感、諾羅疫情雙降,整體急診就診人次也下降10%,強調急診壅塞已有趨緩;急診醫師直言,疫情趨緩只能減少輕症就診人數,緩解急診「人潮擁擠」狀況,要真正舒緩壅塞,仍要從長計議,衛福部不該硬把疫情和急診問題一起討論。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說明,國內上周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約10.5萬,較前一周下降24%,春節後已連續三周下降,尤其上周遇到連假卻仍下降2成多,顯示疫情持續降溫;諾羅病毒部分,國內腹瀉門急診就診人次約25.1萬,也較前一周下降18.3%,連假期間並未反彈。
羅一鈞指出,流感疫情預計最快2周後、3月中旬脫離流行期,而先前增購的10萬劑公費疫苗,目前剩餘約1萬劑,由於流感仍在流行,鼓勵65歲以上長者及高風險族群盡速接種,估計本周全數用罄。
衛福部表示,疫情趨緩,急診人潮跟著減少,最新監測急診就診人次,比前一周平日下降10%,顯示急診壅塞緩解中。然而,急診醫學會榮譽理事陳維恭直言,疫情一直都不是急診壅塞主因,無法認同衛福部硬要將諾羅及流感疫情,和急診問題一起討論。
陳維恭表示,因疫情就診的輕症病人,會讓急診面臨如高鐵進出站時的短期「擁擠」,雖然量多固然有影響,但量多是可以「被消化的」。他強調,真正要正視和解決的,是因為床位調度、護理人力不足等問題,導致需要住院的病人,在急診等待24小時的「壅塞」狀況。
陳維恭觀察,隨著近期急診問題的討論,以及院內病床調度、區域聯防機制等措施,急診壅塞狀況稍有緩解,但不能只靠短期因應策略,「否則每次風吹草動,急診就兵荒馬亂」,政府還是要從長計議,讓系統運作更穩健。
看更多相關新聞
急診護理荒 衛福部2利多留人
跨科支援無理 護理師「安靜離職」
邱泰源護官位 挨批作秀稱學習
公立醫院年輕醫師招募難 醫師工會:住院醫師待遇應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