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那個女孩》五大非看不可魅力:日本影壇怪物新人如何榮登影后?社會底層女孩如何重獲新生?
【文 / 龍貓大王通信】這幾天,今年的日本電影學院賞頒獎,《那個女孩》榮獲三項入圍一項大獎,年僅24歲的河合優實獲得了影后殊榮。幸運的是,台灣觀眾本週就能見識這位「令和最強怪物新人」的演技。但在你本週進電影院欣賞3/21全台上映的《那個女孩》之前,讓我們來分析這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介紹這部電影能帶給你什麼樣的娛樂效果。
《那個女孩》的故事是什麼?
少女杏(河合優實飾)年紀輕輕,卻已經有大量吸毒、賣淫與自殘紀錄。今天她又被警方羈押,但卻遇到了一位奇怪的警察大叔多多羅(佐藤二朗飾)。多多羅並不急著將她定罪,卻積極要求她戒毒,而杏在多多羅的私設戒毒中心,遇見了採訪中心的記者桐野(稻垣吾郎飾)。三人建立起了友誼關係,兩個大人努力帶領杏脫離毒海,而杏也願意遠離毒品、重新找尋人生意義……但當疫情來襲,一件意外卻永遠地改變了杏的命運。
《那個女孩》魅力一:主角們的激情演技碰撞
河合優實已經獲得專業肯定,這部讓她封后的《那個女孩》,當然紀錄了河合驚人的表演。杏是一個沒有明天的女孩,她出生在一個父不詳的單親家庭,外婆不良於行,母親毫無責任,還會暴力相向,逼迫杏賣淫養家。杏連小學都因此沒有畢業,連漢字都不認識,她藉由吸毒與自殘來逃避這個無法逃脫的封閉環境。杏想帶外婆一起走,卻逃不過母親的壓迫與暴力。那麼,河合優實要如何飾演這個沒有明日的社會底層角色?
河合是不可思議的,她在近期上映的電影《納米比亞沙漠直播中》,同樣飾演一位Z世代少女。但儘管這兩部電影裡的河合飾演類似年紀的女孩,甚至同樣都沒有確實的人生目標,她們卻截然不同。《納米比亞沙漠直播中》裡的河合,毫不掩飾噴發內心情緒,甚至以暴力表達情緒。但在《那個女孩》裡的河合,我們看到的是被毒親環境禁錮一生的孩子,她從小被母親打到大,她無法逃離家庭,她必須無止盡地忍耐母親,捨棄對人生與外界的想像與期望。
所以杏是怯懦、虛無、有如驚弓之鳥的,河合用閃躲的眼神與虛弱的氣音,傳達這種無望的角色形象。但當她在少數的爆發時刻,河合優實又轉變為無助的幼獸,發出悽慘的嗚咽聲哀號著。這部電影裡沒有杏凶神惡煞的時刻,她從未以暴力解放內心的不平,相反的,河合優實收斂起肢體動作與面部表情,她一開始很少與其他角色四目相交,直到她向多多羅和桐野敞開心房,才稍微有一點年輕少女的活潑模樣。
與河合細膩風格的表演不同,佐藤二朗雖然收起他在日劇《勇者彌彥》的瘋癲演技,但《那個女孩》裡的他,依舊能隨時吸引觀眾注意。佐藤飾演的多多羅是一位老派刑事,渾身充滿粗魯無禮氣息,而這種氣息無時無刻從佐藤的肢體動作中噴發:他無禮地大打噴嚏,他隨時都可以點上一根菸,還會旁若無人地大抓屁股搔癢。但更特別的是他對杏表達關心的方式:多多羅會緊緊地抱住杏,告訴她不用再害怕了。多多羅這個角色,絕對是《那個女孩》故事前半最受觀眾喜愛的角色。
魅力二:真實呈現毒親虐待的無間輪迴
杏為何自我放棄?電影很快會給出答案(預告裡其實就出現了)。因為杏的母親對女兒百般虐待,身為媽媽的她卻稱呼杏為「媽媽」,會像個無助的孩子向「媽媽」求助,等同強制讓女兒成為支撐一家經濟支柱的親輩;但當她無法滿足需求,她卻又回歸為母親的強勢地位,無情地毆打女兒。河井青葉完美地詮釋了一位令人拳頭捏緊的毒親,她最常對杏說的話,是要女兒去賣淫賺錢,而她不說話時,通常以拳腳代言。
在這部電影裡不只出現一位母親角色,而這些母親都很殘酷、缺乏責任感、更重要的是無視孩子。她們放棄了母親的角色,放棄了責任,轉身成為另一個渴望被養育被保護的弱小角色。在這種不正常家庭環境裡成長的孩子,是最大的受害者,但她們會不會有一天也轉身成為加害者?繼續這個受虐/虐待的無間輪迴?被社會與家庭捨棄的杏,卻表現了另一種可能,會令觀眾心碎不已。
魅力三:這是一部疫情電影
疫情期間,人類社會失去了一大部份機能,而在這部電影裡,疫情無情地撕破社會安全網。許多觀眾可能在當年面對真實疫情時,準備了大量物資居家隔離。但對需要救助的社會底層而言,他們頓時因疫情失去了支援與保護,杏也同樣受到了巨大的衝擊,她失去工作,她無法向人求助……偏偏就在此時,她更遇上了一次意外,令她舉足無措。《那個女孩》讓我們看到疫情真正殘忍的一個面向:社會底層的處境更加艱難,讓他們更加艱難。
魅力四:痛苦之中的希望
《那個女孩》的劇情看起來很絕望,但這並不是一部苦情電影,因為關鍵在於杏的自立。她無法擺脫原生家庭,她無法掙脫毒品的依賴,但是,這個連漢字都寫不好的女孩,卻盡力地想活出不一樣的人生。雖然這是一部改編自真實事件的電影,但導演兼編劇入江悠卻不想渲染真實案件中的悲情,觸動他改編這個案件的基本原因,是這個案件的當事人,自力克服了加諸在她身上的障礙,努力給自己打氣,這份勇氣超越了她曾經遭受的苦難。
杏是一個虛構角色,她的故事與真實當事人並不相同(疫情後的劇情是原創的),但這個角色保有了當事人面對生活的態度。觀眾會對電影平實呈現的困境感到窒息,但同時也會對杏微小的反擊感到暖心,這部電影勢必會讓你淚腺崩壞,但並非全然是因為杏身上的傷痕,更多是一種認同與憐惜。杏是爬出地獄的勇者,這是入江悠想要傳達給觀眾的希望感。
魅力五:這是你必須在電影院欣賞的電影
《那個女孩》沒有爆炸、飛車與任何大場面,但它是必須在電影院觀賞的作品。因為觀賞這部電影,你不能分心、不能鬆懈、必須全神貫注在《那個女孩》呈現的內容。電影院本身的「禁錮性」,讓你可以全心全意體驗這個很真實的社會故事。如果你看了一半先休息、睡覺或外出散心,這部電影想傳達的力量就因此打折減弱了。你必須一口氣從頭看到尾,才能得到悲傷以外的洗滌感,理解為什麼這部電影會誕生、為什麼要這樣拍、與杏的遭遇想要傳達的主旨是什麼。
非常推薦這部電影,《那個女孩》將在3/21全台上映。
▶歡迎加入Yahoo奇摩電影戲劇粉絲團,接收更多Movie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