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見歡 玉里靜思堂首場見習

玉里靜思堂舉辦首場見習課程,讓南區鄉親不必舟車勞頓遠赴市區,就近了解慈濟。為了安排課程,志工們動起來,瑞穗手語團隊挑著菜籃,生動演繹竹筒歲月,從五毛錢的點滴,到現在成為國際的NGO ,行善足跡遍及全球。

「我要少買五毛錢,少買五毛錢是為了什麼,因為五毛錢我可以拿去救人,真的嗎 可以救人。」

慈濟起家的故事,話說從頭,志工巧扮賣菜小販,婆婆媽媽省下買菜的五毛錢,開啟了行善大門。手語團隊演繹「竹筒歲月」,生動活潑的情節,讓人目不轉睛。

慈濟志工楊桂蘭:「(菜籃)都超過60年以上,是我們一個師兄 他們家的珍藏,扁擔也是喔,這個包巾 是我們一個師姊他們家的,斗笠也是他們家的,集合師姊師兄他們的力量,才能成就今天的這個菜籃。」

「不要那麼平,稍微這樣 有一點彎。」

志工示範佛教儀軌,用心調整肢體動作。玉里靜思堂,第一次舉辦見習課程,有40多位鄉親參與。比起去年南區報名見習的人數,多了十倍以上。

慈濟志工黃麗雲:「這是59年來,慈濟在玉里第一次辦的見習課,要到花蓮去見習,真的是我們邀不到人好上去,所以這一次排除萬難,我們爭取回來到,我們玉里靜思堂來辦見習課,我們的鄉親們也非常地踴躍。」

玉里民眾饒瑞蓮:「(在玉里辦 不是在花蓮靜思堂辦),(會不會對你比較方便),當然比較方便 (為什麼),因為交通工具的關係。」

玉里民眾呂佳穎:「就想了解慈濟,以後有志工服務也想幫忙。」

去年還是台下的學員,今年剛受證的志工黃玉娟當上隊輔,身分不同,心情很不一樣。

慈濟志工黃玉娟:「第一次來(見習),還要人家幫我把頭髮往後弄好,我的隊輔在這過程當中,都會照顧我,我就在想,我要怎麼去照顧這些社區的人。」

菩薩招生,從敦親睦鄰開始,在地見習,免去舟車勞頓,玉里靜思堂廣邀各方善士,一起造福人群。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早安慈濟情│澳洲採訪變化球 社群世代記錄善效應
健康東北角 貢寮義診守護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