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飽吃好動起來 減壓遠憂鬱

精神科田心喬醫師主講「超人也會有壓力!心理健檢讓你維持身心平衡」,民眾提問互動熱絡,收穫滿滿。(陳俊吉攝)
精神科田心喬醫師主講「超人也會有壓力!心理健檢讓你維持身心平衡」,民眾提問互動熱絡,收穫滿滿。(陳俊吉攝)
新光醫療科技展健康達人講座,精神科田心喬醫師。(陳俊吉攝)
新光醫療科技展健康達人講座,精神科田心喬醫師。(陳俊吉攝)
精神科田心喬醫師(右)邀民眾示範腹式呼吸,平衡身心靈健康,吸引民眾熱烈響應。(陳俊吉攝)
精神科田心喬醫師(右)邀民眾示範腹式呼吸,平衡身心靈健康,吸引民眾熱烈響應。(陳俊吉攝)

單一的壓力源會造成精神疾病嗎?其實沒那麼簡單!根據Holmes, T.H.和Rahe, R.H.在1967年發表的社會再適應量表,喪偶是壓力分數最高的事件,高達100分,其次為73分的離婚、65分的分居。新光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田心喬提醒民眾,半年累計超過300分,或1年超過500分,就屬於憂鬱症高危險群。

新光醫院日前於台灣醫療科技展舉辦健康達人講座,邀請田心喬分享「超人也會有壓力!心理健檢讓你維持身心平衡」。田心喬展示一份社會再適應量表,前10大壓力事件分別是喪偶(100分)、離婚(73分)、分居(65分)、入獄(63分)、近親或家庭成員死亡(63分)、個人疾病或受傷(53分)、結婚(50分)、被解僱(47分)、破鏡重圓(45分)、退休(45分)。

自我檢測壓力值

田心喬說,得精神病沒有那麼簡單,當半年累計超過300分,或一年超過500分,就屬憂鬱症高危險群。壓力造成的生理指標包括感冒、頭痛、肌肉緊繃、肩頸與背部酸痛、皮膚乾燥、過敏、拉肚子、吃不下、消化不良、心悸、胸痛。

心理指標上,則包括無法專注、心煩、易怒、猶豫不決、判斷力下降、記憶力下降、憂鬱、沮喪、心情低落、鬱悶、對事情沒有熱情、無望感、失控感;行為指標則是睡不好、吃不下、比平常常喝酒或抽菸、無心經營人際關係、難放鬆、坐不住、想做刺激的事。

田心喬說,適度壓力不是壞事,會訓練海馬迴,減少失智、憂慮、焦慮等。碰到壓力時,交感神經會踩油門,但問題是知道怎麼煞車嗎?當副交感神經出問題,不知怎麼煞車,就是自律神經失調,在初期會導致頭痛、肩膀痛、酸痛等,到了中期,大約半年、一年後,焦慮感、煩躁感就會出現,開始無法專注、失眠等。

民眾可填寫簡式健康量表,將1~5題的題目得分全部加總。若總分數介於0~5分,屬於正常範圍;6~9分為輕度情緒困擾,建議找家人或朋友談談,抒發情緒;若介於10~14分,屬於中度情緒困擾,建議尋求心理諮商;若為15分以上,則是重度情緒困擾,建議尋求專業輔導或精神科治療。

科技在心理健康中也有應用之處。田心喬展示了攜帶式心率變異分析儀,透過2分27秒的手指觸碰,即可測試遠端的心臟收縮,了解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的功能。

少用電子設備

田心喬提醒民眾進行自律神經的保養,首先要有規律作息,每天至少睡7~8小時,避免長時間使用電子設備。飲食方面要均衡,攝取富含維生素B群、鎂的食物,多吃蔬果,減少加工食品。

另外,每周進行3~5次中等強度的運動,如散步、游泳等,有助減輕壓力。定期進行戶外活動,接觸大自然,則可調節自律神經。民眾也可練習腹式呼吸,慢慢吸氣4秒,屏住4秒,緩慢呼氣6秒。鼻子吸氣時,想像空氣跑到肚子裡,腹部鼓起,再用嘴巴吐氣,想像不好的空氣吐出來,此時腹部則要收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