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美國總是自身國家利益至上 台灣當自強

剛過世的美國總統卡特基於美國國家利益與中華民國斷交,並未向中華民國道歉。(路透,資料照)
剛過世的美國總統卡特基於美國國家利益與中華民國斷交,並未向中華民國道歉。(路透,資料照)

曾任川普上任政府最後一位國務卿的蓬佩奧日前在台灣演講表示,即將重返白宮的川普將中國大陸視為威脅,應仍會以「制中」為印太政策的優先考量,程度與力道相較於拜登政府只會更強。面對新的國際局勢及性格多變的川普,各國無不謹慎以對,台灣在提升與新政府雙邊互信之際,更要尋求強化自主能力,以免遭池魚之殃。

國際政治就是大國博弈的競技場,不僅是各種學說義理的角力,基於國家自身利益,更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具體實踐。基本上,川普高喊「美國優先」及「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口號並不奇怪,眾人所質疑的是他過度強調的美國至上主義。據此,若要說二戰後的國際秩序極可能會因川普而面臨重整,各國倒不如儘快適應他重新調整美國政府所設定的國家利益順序。

剛過世的美國總統卡特卸任後曾來台訪問,並未就與我國斷交道歉。由此觀之,眾人應理解當年卡特與中華民國斷交、轉而外交承認中共政權的決策行為,是基於美國利益考量而做。我政府及人民固然激憤難平,但從美方的「聯中制蘇」角度來看,這是必然的結果,因為這符合當年美國的戰略。同理,美國現階段把中共視為最重要的競爭對手,不也是基於此一出發點?台灣雖受益於美國的安全保障,卻不能沒有自身的自主國家戰略,畢竟各國的利益不盡然完全一致。

猶記得,當季辛吉於一九七一年踏上中國大陸的消息傳到全世界,不僅舉世震驚,中華民國更覺遭到背叛!次年尼克森破天荒訪問大陸,成為首位訪問共產中國的美國總統時,更讓各國體認到國際社會將迎來全新的戰略競爭格局。

若說中華民國是當年美國外交轉向的最大受害者,並不為過!更甚者,許多國家意識到風向轉變,接連與我國斷交、轉而承認北京,是中華民國外交的重大挫敗,再多的道義譴責都敵不過各國的現實考量與利益算計。卡特總統雖因國會壓力而不得不簽署《台灣關係法》,卻也為台美陸三角關係設下難以打破的架構。

川普亟欲重振美國經濟,被認為是新版「重商主義」,他動輒以提高關稅或軍事手段作為脅迫他國就範的工具,台灣的高科技供應鏈及國防預算就是他對台政策的重點。川普雖不至於全然罔顧台灣的安全問題,卻也必將施壓賴政府承擔更多的自我防衛責任。台灣固然不能逃避,卻也應斟酌己身實力,尤其是一旦台灣捲入軍備競賽,龐大的國防開支更恐將把台灣壓得難以喘息!

不可否認,美國是台灣最重要的安全後盾,當然就對我國保有最大程度的影響力。然而,台美往來應基於尊重互惠原則,絕非上對下的不對等。賴政府在規劃國安政策之際,參考美方立場固然有現實需要,卻絕非當作最重要且唯一要件,更不能把合理的「疑美論」抹紅成配合中共統戰的賣台,此舉已違反民主制衡原則,更是假借國安之名、行濫權之實的行為。

冷戰時期美蘇對抗的大國抗衡,已轉變為新型大國博弈的新冷戰,只不過整個國際體系已不是兩超壁壘分明,而是全球化、多極化賽局。川普的美國優先及交易性格必將衝撞現行國際體系,各國都難避免。賴政府除應未雨綢繆,藉由現行台美溝通管道強化雙邊認知,尋求與川普團隊接觸對話、爭取支持的機會,也應認知到美國總是基於本身國家利益,台灣始終都要自立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