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在與中國的關係上面臨艱難平衡
台北 —
立陶宛新政府承諾重啟與中國在2021年降級的外交關係,但這項承諾在開始前就面臨挑戰。
分析人士表示,立陶宛最近決定驅逐三名中國外交官,波羅的海兩條數據電纜受損以及一艘中國貨船可能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這些都使這項努力變得複雜。
在上屆政府同意於2021年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開設台灣代表處並在名稱中使用了英文單字“Taiwanese”(台灣)後,中國降低了與立陶宛的外交關係等級。北京對任何讓民主治理的台灣獲得更多國際認可的舉動都感到憤怒。
台灣大部分海外代表處的名稱都使用的“台北”。
平衡之舉
維爾紐斯大學國際關係學教授托馬斯·賈內利烏納斯(Tomas Janeliunas)表示,立陶宛新政府在與中國的關係方面必須採取平衡之舉,因為地緣政治格局的每一次變化都會產生影響。
“當新的緊張點爆發時,立陶宛將別無選擇,只能放棄這種平衡政策,對中國重新採取更激進的外交政策,”他在本週接受美國之音(VOA)電話採訪時說。
在10月間的議會選舉之後,立陶宛新任總理金塔烏塔斯·帕盧卡什(Gintautas Paluckas)發誓要恢復與中國的全面外交關係,但不會“羞辱”立陶宛,也不會“跪下來乞求任何東西”。
11月1日,帕盧卡什接受波羅的海新聞社(Baltic News Service)採訪時表示,與中國建立正常關係當然是立陶宛的願望。
“儘管與中國的關係不會很樂觀,他們會就經濟、關稅、保護主義措施等問題爭論不休......但歐盟正努力維持外交關係,”他說。
“我們是一個主權國家,我們對中國沒有依賴性,也沒有人試圖建立這種關係,但外交關係是有價值的。我們確實需要建立這種關係,”他說。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趙俊傑告訴中國國家媒體《環球時報》,帕盧卡斯的言論表明,立陶宛新政府正在「轉向以更理性、務實和可持續的方式」來處理與中國的關係。
新政府的不同觀點
儘管新總理表示有意恢復與北京的外交交流,但在新政府內部,對於立陶宛應如何處理與中國的關係也有不同的看法。
立陶宛政府最新的四年計畫於12月12日獲議會批准,該計畫稱中國對這一波羅的海國家的外交和安全政策“構成了日益嚴峻的挑戰”。該計劃還承諾發展與台灣的經濟和文化聯繫。中國視台灣為其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立陶宛新任外交部長肯斯圖蒂斯·布德里斯(Kestutis Budrys)12月3日接受波羅的海通訊社採訪時表示,中國有責任採取步驟恢復與立陶宛的外交關係。
“決定降低外交代表級別並啟動對外交代表方式做出徹底改變的並不是立陶宛,” 布德里斯表示,並補充說,只要國家安全得到保障,立陶宛各政治派別都支持恢復與中國的外交關係。
同時,立陶宛經濟和創新部長盧卡斯·薩維卡斯(Lukas Savickas)12月12日接受採訪時表示,上屆政府對中國的立場“過分了”,而立陶宛企業對中國市場感興趣。
專家表示,由於新政府明確將中國視為立陶宛的外交政策和安全挑戰,維爾紐斯不太可能從根本上改變對中國的政策。
維爾紐斯大學東歐研究中心副專家雷吉爾達斯·博魯塔(Raigirdas Boruta)表示,“上屆政府奉行所謂的基於價值觀的外交政策,在其計劃中只模糊地提到中國,而新(政府的)的計劃在這方面劃定的界限要明晰得多。”
由於新政府承諾繼續發展與台灣的經濟和文化聯繫,博魯塔對美國之音表示,在中左翼政府領導下,立陶宛不太可能對與中國的關係做出根本性的改變。
咄咄逼人的行為者
最近發生的其他事件也為雙邊關係增添了新的緊張因素。
11月底,一艘載有俄羅斯化肥的中國散裝貨船“伊鵬3號”涉嫌在波羅的海切斷兩條數據電纜,促使瑞典、立陶宛和芬蘭等多個歐洲國家的調查人員包圍了這艘船,並試圖進行徹底調查。
此外,立陶宛於11月29日宣布驅逐三名中國外交官,並稱他們是“不受歡迎的人”。立陶宛外交部表示,中國外交官違反了《維也納公約》(Vienna Convention)和立陶宛法律,但沒有提供更多關於驅逐的細節。
北京譴責立陶宛驅逐中國外交官的行為,稱此舉是“挑釁行徑”。
中國外交部在12月2日發布的聲明中表示:“中方保留對立方採取反制措施的權利。”
賈內利烏納斯表示,這些事件加深了立陶宛公眾對中國在波羅的海地區咄咄逼人的印象,使新政府難以緩和兩國之間的緊張局勢。
如果政府“談論軟化立陶宛對中國的態度,可能會引發社會或一些媒體的強烈反應,他們會質疑執政的社會民主黨為何考慮採取這樣的舉措,”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