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官方對比特幣看法「出現鬆動」 陳冲:各國央行買或不買?
財團法人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冲今(16)日發表文章指出,比特幣身為新世代的金融遊戲,雖然走來跌撞,但陣腳已穩。中央銀行要繼續不屑一顧,還是如同黃金般做為央行的準備資產,值得思考。
陳冲以「新世代金融遊戲 陣腳已穩」為題,發表的文章全文:如果閣下是某國中央銀行總裁,看到短期內下列三則新聞,你會認為是陰謀論?還只是一場鬧劇?是按兵不動?還是直接投身做比特幣布局?
1. 總統當選人川普,倡議要建立比特幣儲備,而美國因沒收等原因由國家持有的比特幣已有約二十萬枚,參議員Lummis又提案立法,要求五年內買入一百萬枚。
2. 俄羅斯總統普丁於韓國戒嚴之際,不談東亞局勢,卻突然發表言論,支持以比特幣取代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穩定經濟秩序。
3. 美國大選後半月,比特幣已上漲45%,本月更突破十萬美元大關(12月10日又暴跌至九萬五)。
看到十大VASP比特幣頭寸緊張,又風聞開發中國家已布局比特幣,幣圈朋友不禁推測,美俄大國搞不好已經買妥相當部位,觀此斧鑿斑斑,似乎也不是空穴來風。
比特幣問世始於2009年,本基金自2014年起,曾不下十次專文討論,大致主張是比特幣沒有內在價值(Intrinsic value),價格波動大,不能作為支付工具,也不是貨幣,充其量只是一種商品(Commodity),但可以作為投資工具。只要有人前仆後繼,比特幣會繼續存在,數位世代不熟悉也不偏好老一輩的金融遊戲,自然偏向其具有主場優勢的規則與金融操作,各國政府宜注意年輕世代階級翻身的意識覺醒,避免新種階級鬥爭的萌生。但政府單位始終未能正視比特幣(加密幣)的social impact,連個VASP的定位都無法擺平,眼看十年來全球比特幣人口由百萬上下竄升至5.6億,一枚比特幣價格也由320美元漲到晚近的十萬元,箇中原因也與QE、全球通膨不無關係。
看倌也許好奇我們中央銀行對邇來發展有何回應)由數據可以看出,過去六年對黃金是胃口缺缺(2023/5/8本基金文「滿城盡帶黃金甲」),對比特幣大概也不屑一顧,但如對全球通膨無感,焦點仍著眼在傳統準備科目,那資產就有縮水之虞。時有所聞,一般銀行或金融機構多少已透過Convertible Bond、ETF等方式或以其他名義,間接享有比特幣順應通膨的好處,在2008海嘯後,QE明顯,如仍貫舊策,原來擁有外匯經常帳的順差,是否會因通膨而化為烏有?
回到本文開始的題目,居然近日從意想不到的管道,點出了思考方向。首先,本月上旬惜字如金的聯準會主席鮑爾,對CNBC記者表示,比特幣對群眾言,是投機資產,罕見用來支付,也非價值儲存工具,所以比特幣並非美元的競爭對手,反倒可說是黃金的對手。次日,美國財政部在一篇研究報告指出,「比特幣有如數位黃金」,是去中心化世界的儲值工具,幾乎完全呼應鮑爾的論調,不知是默契還是巧合?但也為明年川普總統比特幣準備的政策,留一活路。持保留意見的是,曾擔任紐約準備銀行總裁現任布列登委員會主席的杜德利,也於同日投書媒體,除認同比特幣非交易媒介、價值不穩外,主張比特幣欠缺exit strategy,購幣又有機會成本,作為央行準備,對國家並無好處。
美國官方最近的言論,與本基金過去十年看法類同,有趣的是,財政部及聯準會首次公開承認比特幣類同黃金,雖然語多弦外之音,但考慮比特幣的總人口與總市值,持有者超過3分之1介於24至35歲,如說這新世代的金融遊戲,雖然走來跌撞,價格起落幅度大,但陣腳已穩,應不為過。
看看近日各國尤其是美國大哥對比特幣的態度,想想十年來的QE與通膨趨勢,如果你是央行,會採取啥策略或行動,是否將發行準備多元化?to buy or not to buy,that’s the question!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