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膀肌腱鈣化非五十肩 及早就醫

50歲許女士近日突然感到肩膀劇烈疼痛,原以為是罹患五十肩,嘗試自行服藥及熱敷,但症狀未見改善,經復健科詳細檢查,診斷為「肩旋轉肌腱大範圍鈣化」伴隨急性發炎。示意圖非當事病人。(王家瑜攝)
50歲許女士近日突然感到肩膀劇烈疼痛,原以為是罹患五十肩,嘗試自行服藥及熱敷,但症狀未見改善,經復健科詳細檢查,診斷為「肩旋轉肌腱大範圍鈣化」伴隨急性發炎。示意圖非當事病人。(王家瑜攝)

50歲許女士近日突然感到肩膀劇烈疼痛,稍微一動就痛,不僅嚴重影響日常活動,睡眠品質也大受干擾,原以為是罹患五十肩,嘗試自行服藥及熱敷,但症狀未見改善。經復健科醫師詳細檢查後,診斷為「肩旋轉肌腱大範圍鈣化」伴隨急性發炎。

萬芳醫院復健醫學部醫師陳臆文說明,肩膀肌腱鈣化可能與肩部肌腱過度使用或反覆受傷有關,好發於30至60歲族群,又以女性居多,特定職業如補貨人員、講師、長期用電腦的上班族等,因姿勢不良或過度使用肩部肌群,都是高風險族群。

許多病人初期常誤以為罹患五十肩,但兩者病理機制不同,肌腱鈣化病人因疼痛而不敢活動肩膀,導致活動受限,五十肩則是因關節囊沾黏引起,造成肩部無法抬至特定角度。

許女士長期從事家務勞動,尤其春節前進行大掃除,導致肩部肌腱反覆受傷,誘發鈣化性肌腱炎急性發作,疼痛來得毫無預警,甚至影響穿衣、梳頭等簡單動作。所幸透過「超音波導引注射與鈣化抽吸」治療,成功清除鈣化物並注射抗發炎藥物,減輕疼痛與發炎。

疼痛表現會隨著不同階段而異,可分成鈣化前期、鈣化期及鈣化後期,其中鈣化期又細分為形成期與吸收期。陳臆文指出,臨床上最嚴重的疼痛通常發生於鈣化吸收期,此時鈣化物質較為鬆軟,並引發強烈的炎性反應,病人常常形容「痛到無法忍受」,可透過抽吸技術清除。

陳臆文提醒,肩關節活動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若出現肩膀僵硬、輕微疼痛或活動受限等初期症狀,切勿輕忽,應及早就醫診斷,避免反覆受傷而錯失黃金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