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伊科11型 今年第2例死亡
北部一名未滿一個月男嬰上周死於腸病毒併發重症,為今年第二例感染腸病毒類型中伊科病毒十一型併發重症死亡個案。疾管署表示,腸病毒疫情雖處低點,但仍有重症病例通報。醫師擔心,育齡婦女擁有伊科病毒十一型抗體陽性者比例不高,今年疫情恐大爆發。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說,死亡男嬰為早產兒,出生後呼吸窘迫住院,二月中旬收住兒童加護病房;三周大時出現低血氧及發炎指數、肝指數上升等敗血症症狀,醫院給予抗生素治療,後續又發生血小板低下。
經診斷為感染腸病毒的伊科病毒十一型,住院期間陸續出現低血氧、低血壓、腎臟及心臟功能惡化、肝炎、凝血功能異常、心搏過緩,上周不幸死於敗血性休克與多重器官衰竭。疫調發現,不論是家庭接觸者,或同病房新生兒及醫護人員均無腸病毒疑似症狀,感染源待釐清。
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近期腸病毒疫情處低點波動,上周門急診三八七八人次,但持續有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通報。今年累計三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均感染伊科病毒十一型,其中二人死亡。
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呂俊毅表示,往年腸病毒疫情四月開始,六月達高峰,今年已累計三例感染伊科病毒十一型個案,症狀並不典型,幼兒感染後,不會引起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峽炎,難及早發現。
呂俊毅說,伊科病毒十一型好發於出生三個月內新生兒,感染後活力變差、喝奶量下降,嚴重時引發腦炎、心肌炎、急性肝炎,造成昏迷、抽筋、肝功能惡化、心臟衰竭、敗血症等,可能死於多重器官衰竭。台大醫院二○二一年臍帶血研究發現,育齡婦女中擁有伊科病毒十一型的抗體陽性者比率偏低,呂俊毅憂心新生兒無法獲得保護,今年伊科病毒十一型恐爆發流行。
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呼籲,準媽媽懷孕期間、生產前後應做好手部及呼吸道衛生,減少出入人多和空氣不流通場所,醫院嬰兒室、托嬰中心及產後護理之家應落實訪客管理及感染控制措施。
更多udn報導
中年人最棒零食!杏仁是「超級抗老食材」 專家曝理想攝取量
她買台積電、廣達、鴻海…慘賠52萬 達人教戰1招現金流滾滾來
曾當洗碗工!黃仁勳現身速食店賣「輝達早餐」 自曝創業靈感
南韓「美胸女神始祖」是她 天使臉蛋魔鬼身材近況太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