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碩 ZenFone 12 Ultra 完整開箱實測|售價 29,990 元的划算AI 旗艦機
華碩稍早以「AI 一拍即型」為主打,公開了 ASUS ZenFone 12 Ultra 的台灣上市情報,預計提供冷杉綠、櫻花白、檀木黑三款,預計 2 月 7 日 18:00 開賣,2 月 14 日電信商上市,搭配指定資費 0 月起,壹哥經過一段時間的實測,透過本篇跟大家分享實測心得。
*上市情報:
補充一下稍早公開的上市情報,ASUS Zenfone 12 Ultra 提供冷杉綠、櫻花白、檀木黑三款配色,最高提供 16GB RAM、512GB ROM 的選項,2月7日18:00全台開賣,建議售價新台幣 29990 元起,售價與上一代相同,2月14日三大電信同步上市,指定資費0元起,3月15日前全通路購機登錄送 NT$2,000 DJB eSIM 國際網路吃到飽,ASUS 手機專賣店加贈延長保固一年(價值NT$3,690) ,加碼送總價值 NT$2,880 限量開賣禮(65W GaN 充電器、手機保護貼);Zenfone 老用戶舊換新再享限量加碼 NT$8,888,最高折抵破萬元3。4月30日前預約Zenfone 12 Ultra 新機體驗計畫,免費試用7天,體驗期間上傳分享照片/影片,再抽 Zenfone 12 Ultra。校園專案購機享95折專屬優惠。該款手機還提供訂閱制,最低月付1,624元。
*開箱:
ASUS ZenFone 12 Ultra 這次盒裝做了比以往更精簡的配置,除了主機、退卡針說明書之外,維持了透明霧面硬殼的手機保護殼,質感還不錯。這次盒裝少了 65W 快充插頭,但是仍維持提供 65W 傳輸線,我覺得主要原因在於這支手機還是會挑線,充電時還是建議使用原廠傳輸線搭配大家自己習慣使用的快充插頭。
盒裝採用簡潔設計,而且是環保回收材質,但我特別想要高調的是這個特別高調出來的手機用機警示標語,也說明了台廠開發團隊的用心。
*外觀:
外觀方面,ASUS ZenFone 12 Ultra 提供冷杉綠、檀木黑、櫻花白三款,這次在調色上,冷杉綠比較有特色、辨識性比較高。
櫻花白比較偏向粉白感,喜歡白色但又不想要純白,喜歡有點粉、又不想要太粉的女生們,現在這支的顏色還蠻符合的。
我這次開箱還是以檀木黑為主,它是一種灰中帶黑的感覺,加上這次機身設計偏簡潔方正,檀木黑看起會更顯輕薄,長期使用起來它是最耐看的。此外,這次的機身四面向後微曲,加上又是玻璃材質,冬天裸機拿在手上有種拿著鵝卵石的冰涼感,雖然蠻舒服的,但我不建議奶油手的人裸機使用。
*拍攝:
在拍攝鏡頭模組方面,ASUS 可以說大幅的降低開發成本,用上了 5000 萬畫素 SONY Lytia 700 這組感光元件作為主鏡頭,可喜可賀的是官方給他搭配了六軸防手震 Hybrid 雲台 4.0,試圖維持拍攝穩定度。另外兩顆鏡頭則為 1300 萬畫素 120° 超廣角,華碩為它設計了客製化曲面鏡片作為拍攝補強,至於 3200 萬畫素 3 倍長焦,也內建 OIS 提升穩定度,並透過四合一像素感光元件提升畫質清晰度。
那麼實際上拍攝又如何呢?下方是我這段期間的日夜間實拍樣張 與實拍心得:
主鏡頭
這次主鏡頭採用的 SONY Lytia 700 的感光元件有 1/1.56 吋,在低光源拍攝有非常強大的渲染力,一個缺點就是穩定度不高,感光效果跟即時影像處理能力仍需仰賴「外力」才能提升拍攝品質,我覺得華碩可能看到這點,希望除了透過高通處理器的即時 AI 演算法調整畫質、降低噪點,更希望以六軸防手震 Hybrid 雲台 4.0 提供拍攝穩定度上的協助,官方是說比上一代提升整整 66% 的拍攝穩定度。
根據官方介紹,該平台採用硬體 OIS 對焦,搭配 X、Y 軸防手震,並在 Z 軸加入自動對焦防手震,這點在我這次拍攝時非常有用,尤其是要跟拍小孩,不可能讓手機保持不動的狀態拍攝,六軸防手震 Hybrid 雲台 4.0 讓我在移動時也能減少因為移動時產生的晃動問題,讓畫面構圖更穩定,而透過 AI 演算法進一步調整曝光、HDR 等效果,所以這次的主鏡頭還是在可以接受的範圍。
在這樣的配置之下,ASUS ZenFone 12 Ultra 的主鏡頭在日夜間拍攝都有非常超值的拍攝效果,尤其是夜拍,亮部跟暗部的掌握恰到好處,效果反而比白天還要好,這邊提供幾個拍攝樣張給大家分享:
超廣角
這支手機的超廣角鏡頭是讓我驚喜的地方,畢竟他並沒有使用非常出色(又或者說昂貴)的感光元件,單憑 AI 演算法做輔助,拍出來的色調跟色彩飽和度都非常好,一個需要注意的地方是它在夜拍
長焦
長焦方面雖然有 OIS 做輔助,但是在測光跟色彩資訊的掌握上,還是有略為不足,會建議在光線不要太亮,或者不要太暗的環境下手持拍攝,這樣拍出來的照片會比較好一些。基本上如果需要拉出長焦來拍攝,會建議最多使用 2x 變焦就好,以當前測試機來說,3 倍以後都不堪使用。
在效能方面,我認為是拯救 ASUS ZenFone 12 Ultra 主要價值的核心所在,可以發現華碩在各方面力求精簡,就是為了讓它能夠跟上 2025 年一線手機品牌廠所採用的高通 Snapdragon 8 Elite 旗艦行動平台,只是因為我是在測試階段,基於保密原則,安兔兔顯露的名稱為ROG 9 Pro 這個大家別理它,效能上雖比 Phone 9 Pro 略遜一階,但確實是比目前旗艦機來說還要好一點,實際安兔兔跑分為 283 萬分、3D 分數 5165、CPU 單核 3136、多核 9838、圖形運算超過 2 萬,反應在遊戲效能上,雖然遊戲體驗很好,但因為機身結構比較薄,我認為散熱效果並不好,因此相比旗艦機來說,也會比較耗電。
*AI 體驗:
針對 AI 體驗方面,我主要以影片呈現為主,有興趣的話大家可以參考實測影片,不過這次華碩有特別做了很多努力,讓 ASUS ZenFone 12 Ultra 的 AI 功能盡量都在手機上不需用連線就可以執行,詳細如下表:
*螢幕顯示:
ASUS ZenFone 12 Ultra 的機身大小為 163.8 x 77.0 x 8.9mm,重量為 220g,但是他卻採用了一塊 6.78 吋 FHD+ 的 AMOLED 曲面螢幕,實際看起來幾乎沒有邊框、螢幕視野相當大,而且支援 1~120Hz 畫面更新率自動調整,整體表現中規中矩,以旗艦機來說,這算是中階旗艦的規格。
*充電與續航:
如同一開始開箱介紹過,ASUS ZenFone 12 Ultra 蠻難得的提供了 65W 快充跟 15W 無線充電,這次盒裝只給了一條 65W 充電傳輸線,這條線很珍貴,不只可以帶來快充效能,而且也有具備高速傳輸能力,建議大家好好保存,在我初步充電測試來說,大約 10 分鐘就可以從 0 充到 31%,15 分鐘可以到 45%,20 分鐘到 56% 已經過半,30 分鐘來到 77%,40 分鐘充到 90%,大約50 分鐘手機電力來到 98% 接近滿電,我最後在 53 分鐘左右達到滿電,算是過去 65W 充電的正常水準,然而因為電量加大到 5500mAh 的關係,這也代表大家只要充電 10 分鐘就可以讓手機使用大約將近一個工作天,因為我過去使用這支手機在關閉 WiFi 的前提下使用 5G,它大約可以給我連續使用 2 天的時間,如果是效能全開玩《傳說對決》,大約可以連續使用 4 個小時。
*總結:
華碩這次針對 ASUS ZenFone 12 Ultra 主要跟過往維持不變,又或者說 cost down 的地方,就是螢幕跟相機模組,以此換來更好的效能,搭配 AI 與更好的電源管理來提升整體用機體驗,以此為前提,它也是極少數支援 3.5mm 耳機的智慧型手機,但卻支援 IP68 防塵防水,在市場上還是有一定的獨特性。我覺得這是華碩在下刀的思維,對於很多人來說,他們或許可以因此獲得一支效能接近頂天的旗艦機,以此為前提,犧牲一點螢幕表現,倒也說得過去,而這樣東省一點、西切一點,卻不將就華碩 ZenFone 的初衷,並且提供跟上時代的 AI 應用,對於消費者而言也多一些實用功能,這一點我蠻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