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軍莫錯估情勢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圖/本報系資料照)

藍罷綠終於補件成功,罷綠委一階段成功通過8件,罷免戰現在才正要開始,國民黨不能再錯估民意,面對綠營來勢洶洶的大罷免,唯有掌握民意流向的一方才能勝出,聽不懂民意的一方將會出局。

面對綠營大罷免,國民黨提出「以罷制罷」應對,然而一階段連署一開始卻難堪到0件成案,直到最近才補件成功,讓藍軍陷入亂流,黨內互相指責,關鍵問題或許在藍軍錯估民意,不懂支持者的心。

國民黨一直搬出民調指出,有過半民意反對大罷免,對於惡罷反感;民調真實反映民意,卻與「以罷制罷」的邏輯相反。現階段藍白陣營與中間選民,其實對大罷免無感或是厭惡,根本不想參與,這導致「以罷制罷」的戰略邏輯或許沒錯,但連署難度卻更高,因為支持者真正的聲音是抗拒罷免行動,而非開戰場、罷綠委。

反觀綠罷藍一階段就相對順利,因為綠營支持者渴望翻轉國會劣勢,民進黨清楚知道自己的支持者想要什麼,再佐以抗中保台議題催化激情,這是藍綠推動罷免案先天環境的差異。

事實就是,很難同時「反惡罷」又喊要罷掉對方,國民黨的策略必須定義清楚,主流民意不支持無意義的罷免導致社會內耗,這是「反惡罷」的優勢環境;但罷免門檻下修後,少數也能罷免多數,所以國民黨才有「以罷制罷」的作戰思維。那麼,既然已進入罷免戰,國民黨此時應該訴求清楚,為什麼要阻止民進黨過半?民進黨過半將造成國家什麼樣的危害?

今年的罷免戰成了2024的延長賽,藍綠都要競爭誰說的故事更有道理。誰能看懂民意,誰能引導民意,將是最後的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