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長返鄉「科技養鵝」成最速神農,鵝鄉之子告白:我對這裡有責任
一月初,總統賴清德親自頒發,被譽為台灣農業界奧斯卡的十大神農獎,每兩年一次,全台逾五十萬位農民僅選出十人。
多數獲獎者投入農業數十年,傾注一生研究耕種、飼養技術,退休時才能笑納肯定——卻有一名獲獎者,從他開始以農為業,到靠著養鵝拿到神農獎,只花了短短六年。
這位最速神農獎得主,是四十八歲的向天歌創新農業執行長蔡英地。
曾是執業會計師的他,擔任過上市記憶體大廠創見中國區財務總監。六年前,他還穿著西裝,為跨國科技廠掌管億來億去的投資、精算財務操作;如今他穿著防水夾克,即使改養著每隻售價僅六百元的鵝,都有一套不賠錢的商業模式。
App管鵝舍、加裝太陽能板
用智慧農業取代看天吃飯
出生、成長於養鵝重鎮雲林四湖,他中年返鄉,打造專利密閉式鵝舍,降低禽流感風險,比起戶外型鵝場育成率高出一成,售鵝收益更豐。也因為每棟鵝舍屋頂都有太陽能板,以發電收入確保穩定現金流。
鵝舍內部還裝設許多感測裝置,他每天只要花三小時在現場照顧,其他時間靠手機App遠端監控,一個人就能管理數千隻鵝,光是一座鵝舍,就能為它每年帶來百萬營收。
蔡英地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他以高昂代價斥資千萬,在鵝舍屋頂裝上太陽能板,為的就是,實測僅七年就回本。「企業經營的角度,它(太陽能發電收入)沒有應收帳款,也沒有庫存風險啊!」
他坦言,投入智慧農業,是抱著人定勝天的概念,「我也一直思考風險,早就算過最糟的狀況。」談起數字的蔡英地,盡顯財務長本色,他攤出明確數字解釋,即使養殖不順,在當時簽訂的躉購費率下,二十年綠電收入剛好打平鵝舍費用,「我頂多損失時間,不會扛一屁股債,但我賭這件事成功,能開創一個新方式。」
但讓他拿下神農獎的關鍵是,「不只自己好,還願意與其他農民分享這模式,對整個產業有正向幫助。」農業部農民輔導司副司長陳怡任解釋。
這兩年,蔡英地以自有鵝舍證明該營運模式可行,他開始媒合家有閒置農地的老農,與有意投入的青農,由向天歌協助興建鵝舍、導入營運模式,即使沒有養過鵝,甚至沒有從事過農業的人,都能上手。
從禽流感看到供給缺口
設品牌、工廠,拓展新通路
從零開始,向天歌營運四座鵝舍、飼養逾萬隻鵝,還發展出自有品牌鵝舖子,販售冷凍即食鵝肉,二○二四年營收約三千萬元,年成長率五成。
「二○一四、一五有嚴重禽流感,八成鵝隻被撲殺,供給不及。」蔡英地解釋,鵝產業年產值約二十億元,規模不到白肉雞產業的一成。也因此,大成、卜蜂等上市農畜集團沒興趣切入,這產業以小農為主,從飼養到產銷都很傳統。面對禽流感,只得以撲殺防疫。
原先每年產量將近六百萬隻鵝,街頭鵝肉店林立,禽流感後大減,即使鵝農努力復養,隔年數量僅疫前一半
當時年約四十歲的蔡英地,苦於父母年紀越來越大,想找出一門生意,能陪在父母身邊,收入又不遜於高階經理人。看著養大他們一家子的鵝肉產業面臨龐大供給缺口,他意識到,這正是切入機會。
「農業正面臨轉折點,」蔡英地分析,氣候變遷導致疫病叢生,人口老化也讓管理不易,原本仰賴經驗法則、人力密集的養殖模式受挑戰,但既有鵝農很難拋下過往做法,「這是採用新模式的機會。」
他成立向天歌,以財務專業設計一整套支援系統,確保他的返鄉養鵝大計成功。除了最重要的養殖模式創新,即使不幸遭遇禽流感,鵝隻全滅,依然有收入。「我不想把成敗只寄託在養殖上,就要有協力機制去支撐,」蔡英地直言。
傳統鵝農一心以最少投資、最簡人力來養鵝,只靠著賣鵝賺錢。但,向天歌的模式從一開始就只把養鵝當成其中一環,就連周邊資源也能變現。
首先,養鵝最大的風險就是禽流感,返鄉前三年,蔡英地一個人住在鵝舍,觀察鵝隻生態,也勤讀論文,跑遍大學、研究機構請益,顛覆傳統農民認定鵝隻只能露天飼養,蓋出台灣第一座密閉式鵝舍。
運作至今,它的鵝舍已經五年沒再爆發禽流感,令同業稱羨。即便如此,他依然持續投保禽流感保單,萬一染疫撲殺,加上政府補助,也能拿到損失金額的八成,做為補償。
甚至蔡英地開創新模式,為這產業拓展新通路。台灣九成鵝隻銷往餐廳,缺乏零售通路,疫情間鵝隻滯銷,只得退回產地撲殺。蔡英地因此於二○二一年開創品牌鵝舖子,投資五百萬設工廠,開發冷凍即食鵝肉,電商銷售,專攻小家庭市場,「我要確保有自己的機制處理鵝,」他解釋。
從財務思考發展新商模
「想接住每個回來的青農」
「阿地(蔡英地綽號)跟一般農民最大的不同,是他懂得系統思考。」認識蔡英地超過二十年的台南大學行政管理學系教授吳宗憲,援引管理學大師彼得.聖吉(Peter Senge)的理論解釋,蔡英地養鵝不只憑一股熱情,而是盤點背後政治、經濟、社會因素,釐清整個系統有哪些支持點,「他把每個環節搞清楚,思考能怎麼促成商業模式、長久做下去?」比起承接祖傳做法的農民,更具備適應當代變化的能力。
這體現在:向天歌成立時,禽流感對鵝產業的衝擊仍在,農業部投入大筆預算補助密閉式鵝舍,蔡英地把握了機會。近年綠電需求孔急,經濟部鼓勵農電共生,雖然附帶太陽能板的鵝舍造價高昂,但打聽就會發現,貸款成數能高達九成。
「來自之前的歷練,這套模式的財務思考、操作其實是非常強的,」蔡英地坦言,深知模式開創不容易,讓他想分享給更多有意從農的年輕人。
在蔡英地的媒合下,擁有閒置土地的老農,能獲得比種電業者給的更高的租金;有意願的青農能快速入門,協助興建模組化鵝舍、導入飼養技術,還分享申請各式文件所需經驗;蔡英地則與青農合建太陽能發電設備,分享獲利。
種植蔬菜瓜果近十年的青農吳家禎,雖然沒有養殖經驗,看著蔡英地的模式成功,讓他想擺脫農業看天吃飯宿命,投入合作。
「阿地的育成率比傳統好很多,還有太陽能收入能支持養鵝,比較安心,」吳家禎說,目前他的鵝舍正在跑行政程序,他每天花兩小時,先在向天歌鵝舍工作,熟悉養殖模式,也兼顧原本的蔬菜生意。
談起這樁合作,蔡英地難掩興奮,也強調向天歌模式的重點在於媒合,而不是找一堆人幫他打工。「這是我最想看到的,用這套東西接住每一個選擇回來的青農,這對我的吸引力遠大於財力啊!」
為什麼擁有珍貴的發財工具,卻願意與眾人共享?採訪過程中,口才便給的蔡英地突然語塞,略帶害羞的說,「我一直覺得,我對這個地方、這群人是有責任的。」
他回憶,從小就是這座沿海村落最會念書的小孩,背負全村期望,到台北參加高中聯招,「你很難想像,我考高中那天,有十幾個人陪考,」蔡英地細數,不只父母、姑姑,就連鄰居家長大成人、在台北工作的哥哥姊姊都受託陪考,一行人浩浩蕩蕩,引人側目。但這份溫暖從此留在他的心裡,「那是一種……你能有一點點成就,絕對不只有你的努力。」
時光流轉,那個十六歲就乘載著眾人期望,負笈離家的少年,帶著三十年來在台北求學、赴中國工作開拓的視野與積累,回到雲林四湖。這位新科神農,正摩拳擦掌,要帶給這座養鵝之鄉更多發展想像。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商業周刊》網站。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