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科技與台灣!美中台「3個T」天秤傾斜 張五岳:北京將加強運用台灣

2025中國兩會於日前正式舉行,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發表政府工作報告。針對報告內容,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岳分析指出,中國重大經濟指標及對台論述都在預料之內,跟去年相比只增加了兩個不同,包括加強反獨力道、促融促統工作。

國策研究院文教基金會今(6)日在張榮發基金會舉辦「2025中國兩會與台、美、中變局」座談會,第一場次為解讀2025中國兩會,邀請國策院副院長郭育仁、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岳、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執行長董立文、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中心副主任洪耀南、中山大學亞太英語學程助理教授劉奇峯、師範大學東亞學系教授范世平等人出席。

國策院副院長郭育仁主持時表示,前美國總統拜登4年任期內,中國在各地處於戰略地位,美國則處於被動狀態,但今年川普上任後,國際戰略格局發生大改變,包括台積電赴美擴大投資1000億美元,連先進封裝技術都會移轉至美國,所以這次中國兩會有非常巨大的川普陰影,會議不再是歌功頌德,而是討論如何因應「川普2.0」。

美中台3邊關係全盤改變 張五岳:台灣也須審慎因應變局

張五岳對此指出,拜登時期的美、中、台3邊關係是「3個T」,貿易(trade)、科技(technology)、台灣(Taiwan),但美中關係裡大家只看到貿易戰與科技戰,拜登顯然沒把台灣與另外兩個T做結合;而美台關係裡則是不存在科技、貿易問題,因此美台之間是一個相對穩定且可預測的關係。

張五岳續指,但現在美中台3邊關係已全盤改變,美中的「3個T」之間,北京一定會更加運用台灣這個議題,而美台間也會面臨貿易問題,甚至美方為了圍堵中國,祭出科技戰、貿易戰,使許多台商回流台灣或選擇前往墨西哥、越南,這些國家也會面臨美國關稅壁壘問題,而台灣以出口為導向,必須審慎因應這樣的變局。

中國對台報告「不意外」 但與往年相比有兩個不同

此外,張五岳分析,李強在2025中國兩會發表的政府工作報告,針對台灣問題,只能用「不意外」三個字來形容,因為中國所有重大對台政策,從未透過政府工作報告呈現,對台內容往年都只佔不到1%,但如果硬要從中掏金,還是能找出幾個意涵。

張五岳指出,去年經歷了總統賴清德的就職上任,北京對台灣的表訴未發生改變,但今年報告中增加了兩個不同,第一,中共過去強調反對台獨分裂活動、外部勢力,今年增加了「堅決」二字,可解讀為「中共加強了反獨力道」;第二,去年中共對台政策內容只談及融合發展,推進祖國統一,但今年內容談到完善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制度,可理解為美中新型的科技戰已開打,兩岸經貿逐步脫鉤,因此北京要加強促融跟促統工作。

張五岳也提到,除了觀察李強發表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應該關注習近平下團組過程發表的談話,加上今年是中共推出《反分裂法》的20周年,過去中共都會對此擴大舉辦,2010年5周年時兩岸關係不錯,所以北京沒有辦座談會;2015年的10周年,兩岸關係也很好,有在新加坡舉行馬習會;2020年北京舉辦了首場座談,發表重要談話;而今年是20周年,無論北京有無舉辦座談會,都具備意義。

不過張五岳也說,他對美中關係並不感到悲觀,美中之間仍存在對話機制,目前美台管道看起來也很暢通,只要台灣朝野生態未發生結構性改變,以及美國主流民意持續傾向台灣,或許兩岸關係在2025年仍不容易恢復到制度上的談判、對話、協商,但在這些因素的制約下,兩岸風險應該還是可控的。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