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政府醫療政策聽誰的

為打造健康台灣,總統府成立「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由總統賴清德親自擔任召集人,並於去年8月召開第一次委員會議,迄今共召開了3次會議,但其做出的目標:包括規劃成立「癌症新藥基金」、癌症死亡率下降及心理健康支持方案等,這都是原來衛福部在做的事,成立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新意為何?且疊床架屋浪費行政資源,更弱化了衛福部,未來醫療政策,到底要聽誰的?

賴總統是醫師出身,對醫療政策自有定見,一上任便宣布成立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各界也在引頸期盼推動委員會能帶來新氣象,但日前推動委員會已召開到第3次會議,卻不見新的結論,只剩下目標口號,漸漸雷聲大雨點小。

國內衛生政策最高主管機關衛福部,即便要跨部會協調,也應由行政院主導,而今總統府層級的「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結果所做規劃,與衛福部目前正在執行的政策重疊,包括降低癌症篩檢年齡等,高高在上的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跟衛福部搶業務發包,只是把自己做小了,外界也不免質疑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存在的價值為何?終究是對衛福部的不放心?

民進黨政府不斷在強調公務體系應瘦身,卻又疊床架屋創造各種不同層級,衛生醫療政策沉痾非一朝一夕,成立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立意或許沒有不好,但卻解決不了實質的問題,事實上,由這3次召開的會議來看,結論多淪為目標口號。

退一萬步來看,訂定衛生目標本來就是衛福部該做的事,沒有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也一樣可以運作的很好,每一分行政資源都是民脂民膏,健康台灣推動委員如果只是大拜拜的存在,可以休矣 。(作者為國民黨醫療委員會主委、前彰化醫師公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