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自主光彩女性藝術心橋丨 竹美館看見創作者生命能量

竹美館追尋自主光彩女性藝術心橋,展場一隅。(圖/記者黃溎芬翻攝)
竹美館追尋自主光彩女性藝術心橋,展場一隅。(圖/記者黃溎芬翻攝)

【警政時報 黃溎芬/新竹報導】
立新竹生活美學館辦理「追尋自主光彩-女性藝術心橋」展覽,展出鄭瓊娟、鍾桂英與黎蘭三位資深藝術家18件畫作與生活美學物品等,7日下午於「美學堂」舉行開幕式及藝術座談。葉于正館長表示,連結公會堂103年及新竹女中100年歷史,特委請白雪蘭老師策展,將藝海揚芬三位近百歲女性藝術家,對抗現實世界之不平,仍想望人生美好,以藝術四面八方建立心橋,後現代以潛意識力量,將阻礙變成無礙及吾愛,產生自由自適的純淨狀態,感謝三位藝術家為後進立下良好的典範。

竹美館葉于正館長向藝術家親友們致意,感謝立下良好典範。(圖/記者黃溎芬翻攝)
竹美館葉于正館長向藝術家親友們致意,感謝立下良好典範。(圖/記者黃溎芬翻攝)

清華大學藝術文化中心美術館謝佩霓館長致詞,女性撐起半邊天,三位女性藝術家不但盡到照顧家人、家務後,在藝術耕耘仍有很好的成績,實在難能可貴。黎蘭老師的兒子黃心侃代表母親上台,分享母親憑著勇氣投考新竹女中、師大美術系,在李石樵、李澤藩老師的引導下擁有好成績。他小時候的深刻印象,就是母親總在忙完整天的家務後,不斷爭取時間創作,自己在一旁磨墨協助母親。

策展人白雪蘭的藝術座談,以「追尋自主-鄭瓊娟·鍾桂英·黎蘭的藝術之路」為主題,適逢新竹女中創校一百週年,三位資深藝術家皆是畢業自新竹女中,黎蘭老師更獲頒「傑出校友」。生長於50、60年代風氣保守的臺灣社會,三位藝術家在面對傳統婚姻與性別角色的束縛、仍能保有志於習藝創作的歷程中,展現生活的體悟、自由的意志與奔放的生命能量。

鄭瓊娟(左三)於1954年與師大藝術系同學樊湘濱等人寫生於阿里山。(圖/記者黃溎芬翻攝)
鄭瓊娟(左三)於1954年與師大藝術系同學樊湘濱等人寫生於阿里山。(圖/記者黃溎芬翻攝)

展覽自即日起至至114年3月2日,展出三位藝術家精選畫作搭配生活物件、情境佈置,詮釋三位女性藝術家的生命歷程,期待可以拓寬社會對家庭、女性、自主議題的討論與理解,從作品中存在著個人的生命片段,不論是故鄉的記憶、成長的日常、家庭的歷史,透過回溯、反思與詮釋,讓大眾讀懂畫家心靈的向度,感受她們存在的真實,進而尊敬她們的藝術成就。配合展覽規劃四場推廣活動,以藝術家各自代表的精神-「跌宕、金燦、堅韌、瑰麗、追求、詩情」為創作元素的花藝創作工作坊、彩塩紓壓創作、藝術拼貼,藉由視覺藝術創作,引導參與學員探索自我內在的能量,學習運用藝術創作來自我照顧與統整內在。有興趣的民眾歡迎上網報名 https://www.nhclac.gov.tw/。

更多警政時報報導
【獨】「移民署霸凌」謝姓專委遭調地不降反升!|移民署高層官官相護助長霸凌性騷風氣?!
【獨】疑涉霸凌多方溝通後平弭風波|北市女隊長倒打一耙投訴民代震碎警界三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