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甩肥胖 遠離心血管疾病
全球肥胖盛行率約2成,每5人就有1人面臨肥胖問題。醫師指出,肥胖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且可能引起全身器官失能,對身體造成危害,提醒民眾應透過飲食及運動來控制體重,及早預防心血管疾病風險。
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林姝含說明,通常會以身體質量指數(BMI)或腰圍作為肥胖判斷標準,標準身材位於BMI值18.5~24,24~27為過重、27以上又分為輕中重度肥胖,當BMI值越高,死亡率就越高。
林姝含解釋,當膽固醇堆積在血管牆壁上使血管變窄,就可能出現動脈阻塞,最常導致腦中風、心肌梗塞及下肢動脈疾病,若同時發生3種血管疾病,死亡率更高達4成。此外,許多肥胖者因血管彈性差,心臟沒有足夠力氣將血液打出去,會導致心臟衰竭。
林姝含指出,肥胖會造成全身性發炎,當人體脂肪組織成長速度過快,血流量跟不上,就會造成脂肪組織缺氧而死,進而引起發炎反應,當發炎物質流向身體各處,就會導致血管硬化、心功能異常,還可能衍生三高、糖尿病、癌症、睡眠等各層面問題。
林姝含表示,肥胖者大多屬於代謝症候群,代謝症候群指標症狀包括腰圍過寬、BMI值大於27、血糖大於100mg、血壓大於130/85mg等,越胖越容易產生代謝症候群,且症狀通常會互相伴隨出現,並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由於代謝症候群通常可以透過改善日常生活習慣來提早預防,林姝含呼籲,民眾平時應戒菸、規律運動、均衡飲食來控制體重,若有肥胖問題也能就醫尋求協助並規則服藥,藉此維持心血管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