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可能也會有憂鬱症?專家提醒出現這狀況需留意

隨著年齡增長,高齡者面臨身心疾病的風險也隨之增加。精神醫學醫師提醒,若長輩出現心情不佳且「吃不下,睡不著」的情況,應多加注意他們的身心狀況,並鼓勵他們及時就醫。台北慈濟提供
隨著年齡增長,高齡者面臨身心疾病的風險也隨之增加。精神醫學醫師提醒,若長輩出現心情不佳且「吃不下,睡不著」的情況,應多加注意他們的身心狀況,並鼓勵他們及時就醫。台北慈濟提供


隨著年齡增長,高齡者面臨身心疾病的風險也隨之增加。精神醫學醫師提醒,若長輩出現心情不佳且「吃不下,睡不著」的情況,應多加注意他們的身心狀況,並鼓勵他們及時就醫。

統計數據顯示,台灣預計至2070年,扶養比可能攀升至1比1,即每名青壯年需扶養一名老年人口。隨著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少子化和高扶養比的挑戰日益嚴峻。國發會2024年最新人口推估報告,台灣未來的老化速度將超越日本,2033年,台灣人口的年齡中位數將達到50.4歲,屆時一半的國人年齡將超過50歲,青壯年扶養老年人口的負擔將大幅增加。

相較於青少年自殺和身心問題受到社會高度關注,高齡者的相關問題卻似乎未被重視。根據衛福部統計,2022年全國各年齡層的自殺死亡率均高於2021年,尤其是「15到24歲」及「65歲以上」兩個年齡層的自殺死亡率均有所提升。相較於年輕人,高齡憂鬱症患者普遍病識感低,導致延後就醫治療,且因慢性疾病、難以察覺症狀等特性,使得高齡憂鬱在超高齡社會,將成為更棘手的難題。

台灣首篇研究「不同精神、身體疾病對老年人自殺的關聯性」主持人、國衛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及主治醫師吳其炘表示,研究發現,在台灣會隨著年齡增長伴隨身心狀況惡化,尤其是失智症的盛行率和高齡憂鬱症的症狀增多,他也解釋高齡憂鬱症是與年輕人不同,除了心情不好,也常伴隨體力變差和疾病,但是高齡者對憂鬱症了解不多等因素,往往都會延誤就醫和治療。

高齡者另一個面對的身心狀況,吳其炘指出就是高齡者焦慮和失眠問題普遍,原因包括經濟收入不足、缺乏安全感和身體健康問題等,他也進一步解釋,高齡者的睡眠質量通常較差,不易進入深層睡眠,恐將加劇了焦慮和失眠。

說到台灣的自殺率隨著年齡增長也會提升等狀況,吳其炘指出,這是全亞洲所面臨的挑戰,他也分析這可能與身體疾病密切相關,像是身心疾病,如憂鬱症,會大幅增加自殺風險,雖然非身心疾病,像是高血壓這些疾病只略微增加自殺風險,但多少也有所影響。

全球男性自殺率普遍高於女性,這一現象在台灣亦然。吳其炘解釋,男性自殺方式較暴力,社會支持較少,且接受精神治療的比例和意願都較低,相較之下,女性擁有更多朋友和社交活動,也更願意尋求外界幫助接受治療。

吳其炘表示,高齡者常因身心疾病而出現體力不佳、活力不足和身體疼痛等問題,這些狀況會讓他們表現得疲累,且情緒表達較少,最明顯的徵兆是「吃不下,睡不著」,這時家人應特別注意長輩是否有悲觀的想法或睡眠品質變差的情況。

吳其炘建議,家屬應鼓勵長輩就醫,可以通過描述具體的身體症狀,如睡眠質量差或食慾不振,來引導長輩接受醫療診治。初步診斷可以由家醫科或基層醫師進行,再視需要轉介至精神科或身心科醫師進行專業治療。

《太報》關心您,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安心專線:1925(24小時)

‧生命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

更多太報報導
日本秋田縣送給普丁的秋田犬 克宮:高齡依然健在
產業界盼有條件開放移工 洪申翰:勞動力政策評估中、優先顧本勞
2023年社保支出逾2.6兆創歷史新高 「這項」給付僅次高齡、增1.9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