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大罷免潮 學者建議調高投票率
立法院20日排審《選罷法》修法,藍營欲提高罷免同意門檻。學者16日指出,即使提高罷免門檻,恐怕還是會有罷免案陸續出現,應考慮往調高投票率方向思考,否則按現制可能出現高投票率選出的人選,卻在低投票率下就被罷免。
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張登及昨說,若維持現制會鼓勵對敵對陣營仇恨值高的人發動罷免,不過即使調高罷免門檻,以目前朝野氣氛及現在立院席次,只要有2到3席異動就會產生很大影響,因此還是會有罷免案陸續出現。
張登及說,勝選者受到任期保障,除非有重大問題,否則仍應給予發揮空間,但若要提升罷免門檻,則應考慮往調高投票率方向思考,例如將現行25%投票率提升至50%,否則依現行制度,可能出現高投票率選出的人選,卻在低投票率情形下被罷免。
他說,同意罷免票數須高於勝選票數過於苛求,因為選區人口往往會有所變動,或前次選區出現多組候選人,最終勝選者不一定真的拿多數選票,因此若單純以票數作為修正門檻,有待商榷。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專任副教授陳世民也說,單純調高票數不是很合理,應納入投票率考量並做配套。他舉例,若勝選那次選舉投票率為50%,而罷免時投票率為30%,計算時,也要把勝選時所獲票數乘以5分之3,讓同意罷免票高於等比例調整後結果,如此才合理,不會變成剝奪罷免權。
不過,陳世民認為,現行制度是足夠的,現制下,無論藍綠白都有被罷免成功與失敗的案例。且以上月基隆市長謝國樑罷免案來看,失敗後也沒看到綠營很積極去推動大罷免潮,一般政黨或政治人物也會計算推動罷免的利弊。
民進黨前立委林濁水認為,以51%、51000票當選立委,被25%、25000票罷免,國民黨說這是少數罷免多數,算術不及格。報仇性大罷免遺害的確無窮,要徹底檢討。不論憲政原理,還是各國實例等可以引用的資料多得不得了,怎麼不懂得運用,偏要靠小四算術亂掰。立委們加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