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AI未來 學者籲青年強化社會科學基礎才能讓新科技成進步動力

Y’s Day「週三青年日」18日進行「無限創造還是無限困惑?AI生成內容如何改變我們看世界」座談。圖由左至右:吳定謙 游家牧 游雅綺 胡博硯 陳秉訓 王維菁 董思齊。(台灣智庫提供)
Y’s Day「週三青年日」18日進行「無限創造還是無限困惑?AI生成內容如何改變我們看世界」座談。圖由左至右:吳定謙 游家牧 游雅綺 胡博硯 陳秉訓 王維菁 董思齊。(台灣智庫提供)


人工智慧(AI)已經逐漸深入我們的生活當中,青年學子對AI的使用也逐漸增加,雖然有更多創新與機會,卻也讓未來存在更不可知的風險。多位學者建議青年,在面對AI崛起之下,諸如生成內容伴隨真假難辨的訊息操控需要有更多學識基礎加以辨識,也要留意「科技種族主義」的擴大、數位應用的落差等問題,同時對隱私權和智慧財產權的保護也需要更關注,才能讓AI成為進步的助力而非阻力。

由台灣公共策益、台灣智庫、台灣青年基金會、台灣教授協會、福和會、中央廣播電台、新頭殼、台灣公民人權聯盟、台灣勵志協會、亞洲政經與和平交流協會及US Taiwan Watch美國台灣觀測站、台灣青年法律人協會、Hello Taiwan等團體,共同於思享森林舉辦的Y’s Day「週三青年日」活動,18日以「無限創造還是無限困惑?AI生成內容如何改變我們看世界」為題,探討AI對社會可能帶來的挑戰。

主持人、東吳大學法律學系教授胡博硯表示,AI人工智慧已進入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創新、機會和價值,但同時也增加了風險、挑戰甚至混亂。我們應該關注弱勢群體如何適應AI這項新科技,以及科技帶來的新生活,確保弱勢者能充分認識並使用AI,避免強化既有的不平等。

AI可以是社會進步助力也可變危機

台灣智庫副執行長董思齊表示,AI生成內容正以其創新與便利,深刻地改變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但同時也伴隨真假難辨與資訊操控的挑戰。從Deepfake技術到自動化生成新聞,AI既可能激發無限創造力,卻也可能加劇認知混亂。董思齊強調,在能源與數位雙轉型的時代,青年不僅是技術創新的核心推動者,更肩負制定科技倫理與規範的責任,必須具備媒體識讀能力與AI素養,並積極參與推動透明、公平與問責的技術發展。

董思齊進一步指出,AI的未來取決於我們如何定義與運用這項技術。若能妥善運用,AI可成為促進社會進步的重要助力;但若失控,則可能引發認知危機與社會矛盾。董思齊呼籲,科技的根源始終在人性,身為晶片強國的台灣應積極推動「以人為本」的AI發展策略,透過透明性與包容性,協助青年在全球科技競爭中找到自身定位,同時在數位與能源轉型的浪潮中為台灣創造更多機遇與價值。

AI治理方向應以風險為核心、以人為本

臺灣海洋大學法政學院教授江雅綺指出,人工智慧和人類並不是對立的概念,「人工智慧的發展仰賴大量的工人智慧和心血投入」,正因為人工智慧和人類緊密連結,所以「人類的問題也會反映在人工智慧上」。例如研究發現人臉辨識正確率在不同性別和膚色之間的落差非常大,顯示出人類的偏見和不平等已進化為「科技種族主義」。江雅綺呼籲大家正視AI帶來的新風險,以風險為核心、「以人為本」來展開人工智慧治理,妥善駕馭這項新科技。

台灣人工智慧協會理事兼國際組組長吳定謙分析,數位轉型的程度落差是產業AI化的關鍵痛點,企業遇到的困難包括數據收集困難、無法掌握導入AI工具的成本效益、AI對組織文化的挑戰等等。吳定謙強調,組織內部固有的衝突,無法被AI完全解決,重要的仍是經營思維,「在未來能夠生存的人是懂得思考的人」。AI幫助我們創造,但也帶來困惑;我們應該回歸基本,透過AI工具來解決困難,讓生活變得更美好。

AI對媒體識讀能力將構成挑戰

陽明交通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副教授游家牧表示,AI生成內容正在快速改變我們理解世界的方式。特別是在資訊傳播與認知形成上,生成式AI能創造逼真的影像、文字與影片,模糊真實與虛假的界線,對媒體識讀能力造成挑戰。歐美常見深偽(deep fake)換臉影像,但台灣近來更出現AI生成的聲音詐騙,讓民眾防不勝防。游家牧提醒,應留心日常生活中奇怪的文字、聲音和影像,提高警覺,避免受害。

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學系教授王維菁認為,人工智慧對人類社會帶來隱私、行為控制、數位自戀、數位偏見、情感式AI等風險與挑戰。AI透過大數據收集並分析人類行為,影響個人選擇,也可能侵害隱私、限制自主權,挑戰人類的自由意志與獨立性。此外,AI已大量運用在金融、教育與司法領域,可能引發偏見,對弱勢群體造成負面影響。AI還可能透過垃圾資訊阻礙公共對話,導致社會混亂。王維菁說,「人應該是科技的主人」,正視AI帶來的倫理挑戰,揭露並監督AI風險,讓AI促進人類福祉與創造力。

隱私權、著作權的影響必須正視

政治大學科智所副教授陳秉訓說明,AI已影響人類的文字、繪圖和音樂創作,但著作權法的基礎一直是自然人的創作,因此目前無法回應AI原創性的爭議,也無法讓人類透過AI協助創作出的內容受到完整保障,可能造成創作者被侵權卻求助無門。陳秉訓建議加強著作權法中的侵權認定標準,除了保護創作者,也可望嚇阻假資訊的生成和流竄,避免生成式AI偽造的政府文書造成社會混亂。

延伸閱讀

台灣智庫-週三青年日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軟銀將巨額投資美國 孫正義:投資AI相關
AI造假氾濫 微信:加大打擊仿冒知名人士行銷
中國藉調查輝達反制美晶片制裁 專家:效用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