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哲家傳奇2/從南投農村到全球舞台 他如何成為「準備最完整的CEO」?

魏哲家帶領台積電走向世界之巔,其獨特的人格以及完整的資歷,堪稱「準備最完整的CEO」(圖/記者師瑞德攝影)
魏哲家帶領台積電走向世界之巔,其獨特的人格以及完整的資歷,堪稱「準備最完整的CEO」(圖/記者師瑞德攝影)

▲魏哲家帶領台積電走向世界之巔,其獨特的人格以及完整的資歷,堪稱「準備最完整的CEO」(圖/記者師瑞德攝影)

3月5日下午五點,在總統賴清德與副總統蕭美琴的陪同下,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滿面笑容、步伐輕盈地走上講台,向外界公布台積電赴美投資千億元的細節。

72歲的他,儘管連日奔波於台美之間,處理諸多棘手問題,仍語氣堅定地表示:「赴美投資是應客戶要求,並不會影響台灣的投資,反而會加速發展。我們計畫在台灣建設11條產線,若產能不足,希望總統能幫忙協調更多土地。此外,我們不擔心沒有補助,只要求公平對待。」

這次投資案不僅攸關台積電在美國的擴張計畫,也牽動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未來發展,市場與政界均高度關注。外界憂心產業外移可能導致台灣半導體產業空心化,並對美國政策的不確定性與地緣政治風險感到擔憂。

儘管壓力山大,魏哲家仍不失本性地幽默應對,他一句:「連日見了兩位總統,心情有點緊張」,現場所有人都笑了,他還多次說到:「現在不是台積電的法說會,我不會談太多數字......」、「有機會請大家來參觀台積電看看我們的製程。」瞬間化解記者會現場的嚴肅氣氛。不過,可能因為連日奔波,身體稍有不適,他幾度憋著嗓子,還是忍不住咳了出來,他從容地喝了幾口水,迅速恢復應有的節奏。

2024年,時代雜誌(TIME)公布「人工智慧(AI)領域百大影響力人物」(TIME 100/AI)名單,這份名單分為4大類,分別包括領導者(Leaders)、創新者(Innovators)、塑造者(Shapers)及思想家(Thinkers),魏哲家和黃仁勳被選為領導者類別。

報導寫到,台積電的製造能力,加上其產品的戰略重要性,在美中緊張關係中處境艱難,並盛讚魏哲家謹慎處理在公開場合的發言。

魏哲家能夠帶領台積電走到今天這個地位,或者說,台積電的成長也進一步印證了魏哲家的領導價值,這就不得不歸功於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的慧眼識英雄。魏哲家可謂從基層做起,一路走來歷練完整,加上敏捷、敦厚的本性,達到了今日成就。

魏哲家出身南投農村,以接地氣、直率的領導風格著稱,個性中帶有工程師的直接與務實。這種性格使他在公開場合傾向於誠實回答問題,而非採取官方的模糊措辭。例如,他在2023年法說會上也曾不小心透露台積電 3 奈米製程的客戶名單,包括Apple和Nvidia,引發市場猜測。

2024年10月,魏哲家在台積電第三季度財報電話會議(Earnings Call)中接受分析師提問時,意外透露台積電正在「自行開發 pellicle 技術」。他表示:「我們已經投入大量資源開發自有 pellicle,因為供應商的進度無法滿足我們的 3 奈米與 2 奈米製程需求……我們預計 2025 年底前實現量產。」這一發言立即引起業界震動,因為 pellicle 技術的自主研發被視為台積電供應鏈自主化的重大突破,但也暴露了其技術路線圖。

魏哲家擁有台灣交通大學電機工程學士與碩士學位,並於1985年在美國耶魯大學獲得電機工程博士學位,展現出深厚的學術與技術實力。此外,他在加入台積電前,曾在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與超捷半導體(Chartered Semiconductor)等國際企業擔任要職,累積了豐富的經驗,這些經歷與台積電的技術導向高度契合。

自1998年加入台積電後,魏哲家從晶圓廠與運營部門管理做起,逐步晉升,曾擔任運營一部門高級副總裁、主流技術業務負責人、業務發展高級副總裁、聯席首席運營官等職位,並於2013年成為總裁,2018年接任CEO。這種從技術到管理的縝密路徑,讓張忠謀看到了他的全面準備。

在他的領導下,台積電實現了市場價值近三倍增長,2024年市值突破 4,850億美元。魏哲家推動了3奈米製程(2024年量產)與2奈米製程(2025年計劃),並開發自有 EUV 光刻機薄膜技術,鞏固了技術領先地位。面對地緣政治挑戰,他帶領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投資1,650億美元)、日本熊本縣與德國德勒斯登擴廠。2025年3月3日,他與川普宣布 1,000億美元美國投資計畫,展現全球戰略眼光。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170億美元飛了?美國政府拋售比特幣 賣在地板價!
美國大殺招將至?陸行之點名五大手段掐住台積電命脈!
輝達GTC 2025關鍵亮點曝光!自駕車試乘、量子日、AI夜市驚喜不斷
開盤/台股陷震盪整理?台積電守千元大關 半導體概念股走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