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賑災模式:美加州野火凸顯群募平台的特色與重要

一輛紅色轎車1月12日行駛在洛杉磯被斷崖山火肆虐過的一區廢墟。美聯社
一輛紅色轎車1月12日行駛在洛杉磯被斷崖山火肆虐過的一區廢墟。美聯社


美國加州洛杉磯野火災情擴大,數十萬人面臨家園毀於祝融、瞬間一無所有的困境。知名群眾募資網站GoFundMe成為災民求助與其他民眾伸援的交流平台,被稱作是「21世紀的賑災模式」。

美聯社報導,住在紐約的27歲女子戴維斯,在GoFundMe上瀏覽過數百件募資案,並已捐款給多位災民,包括園藝師、管家和廚師。她說:「我覺得自己和這些不認識的人有了一種奇妙的連結。」

她說,災民分享的人生故事中的一些細節特別打動自己,像是有人說,住家被燒掉的前幾天,才剛從醫院抱著新生兒返家準備展開新生活。戴維斯特地整理出一篇GoFundMe上的精華版待援清單,並分享出去,希望也能打動其他人伸出援手。

GoFundMe創立近15年,已是知名群募平台,不過這次洛杉磯野火災情,凸顯平台「個人化、即時且直接」的特色,成為災民主要的求助管道。

美國知名群眾募資網站GoFundMe上已有許多加州野火災民的募款專案。翻攝GoFundMe官網
美國知名群眾募資網站GoFundMe上已有許多加州野火災民的募款專案。翻攝GoFundMe官網

內華達大學雷諾分校研究社會運動的教授帕森(Amy Pason)說:「人們會尋找對自己而言是典型的受難者。」

況且,在這個什麼都能客製的年代,災民各不相同、卻同樣令人掬一把同情淚的人生故事,也是救災客製化的群募特色。帕森指出,正因如此,群募對許多人而言是一個「更真實」的捐助管道。

GoFundMe發布聲明表示,網站上目前有數千件與野火相關的募款案,加上官網自家發起的募款案,合計已募得超過1億美元(約33億元台幣)的善款。

住在密西根州的26歲社工馬克斯大約每個月都會上GoFundMe捐款,當她見到一名女子為祖母及3個阿姨的住家皆毀於伊頓大火的募資頁面時,快速捐了20美元(約660元台幣)。

馬克斯喜愛透過GoFundMe捐款,因為她對政府沒信心,也不喜歡非營利組織施加於受助者的限制。而且,她喜歡的是「知道自己的錢是捐給誰」這個感覺,「這確實比較個人化一些」。

專門研究GoFundMe的澳洲拉特普大學社會學家韋德(Matthew Wade)指出,捐出善款的立即性滿足感,以及能一路看著受贈從悲劇中重新振作,都是吸引民眾在GoFundMe捐款的因素,「在他人無助時刻採取具體行動」。

這種網路與社群風行時代興起的助人模式,確實幫助到人。52歲的教師登特(John Dent)為住家被燒毀的表親上GoFundMe募款,這個提議一開始還遭到反對,但募款金額現在已超過2萬2000美元,讓他們非常感動。

登特說:「這實在太強大了,我們大多不認識那些好心人。」

然而殘酷的是,並非所有刊在GoFundMe上的募款專案都能按照預期的達標,只有那些獨特、吸引人的故事才能搏得大眾眼球,從而加深不平等的現象。

韋德一針見血指出:「群眾募資就是個同情的市場,人們在這裡衡量道德的價值。」

更多太報報導
從炒匯破產變成監守自盜的銀行員 三菱日聯女行員的雙面人生
尹錫悅將送往首爾拘留中心 今晚的羈押便當是…
馬斯克來救災!調動將交車的Cybertruck給國民兵作為臨時供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