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團共製《神鬼人間道》 一場小劇場再升級實驗之旅
獲得國藝會「藝術未來行動」專案支持的〈神鬼人間道-台灣劇場未來式〉計畫,由EX-亞洲劇團發起,攜手阮劇團、身聲劇場共同合作,透過3年計畫,從演員交流、管理層面交流,再到文本介入階段性發展,可以說是一場小劇場再升級的實驗之旅,確實對3個團都帶來啟發,而最終3個團也決定以共製《神鬼人間道》實驗作品,於12月28日、29日在台北水源劇場呈現,讓觀眾看看台灣小劇場還有什麼樣未來可能性。
〈神鬼人間道-台灣劇場未來式〉計畫主持人、EX-亞洲劇團行政總監林浿安說,該計畫最初來自於一個單純的想法,就是「不能失去小劇場的根,而是要強化它」的信念,所以找來了3個北中南極具特色,且各自擁有劇場空間的小劇場劇團一起合作,其中EX-亞洲劇團從本質劇場出發,探索亞洲劇場風格美學多年;落腳淡水的身聲劇場,擅長融合樂舞與戲劇表現風格;嘉義阮劇團深耕台語文戲劇發展。
該計畫第一年,著墨演員交流,學習觀摩彼此演員訓練方法;第二年,計畫顧問耿一偉給了文本命題,挑選了日本經典文學:日本作家宮澤賢治的《銀河鐵道之旅》和希臘神話《普羅米修斯》,進行階段性的發展,第三年,3團磨合出有機發展。
林浿安說,三個小劇場營運方式不同,身聲劇場是導演身兼演員,連開會紀錄都省了,阮劇團因為相對組織大,任何一個提議可能都得先過好幾關才能傳達,因此除了演員交流,她也發現行政、管理、行銷等面向的交流在這次計畫中,大家都意外獲得寶貴的實戰經驗。不過最困難還是導演的交流,畢竟3個劇團的導演美學不同,導演們之間如何建立起工作的模式,是很大的挑戰。
EX-亞洲劇團藝術總監江譚佳彥指出,他們3個團3個導演,看似做3個劇本,但其實不是,當中其實有著連結與對話,而且也正好可以呈現出3個團的特色,他自己覺得學習最多的部分在於如何溝通、互動和激發彼此。
雖然整個計畫不是以製作一個作品為主,重點在於彼此演員交流、團與團之間學習,「但為了告訴大家我們究竟炒了一道什麼樣的好菜,最後還是決定以一個製作呈現,來和大家分享」,林浿安說。
計畫顧問耿一偉表示,〈神鬼人間道-台灣劇場未來式〉計畫,其實就是一場台灣小劇場再升級實驗之旅,他以獨立書店為例,3個團這次的合作就好像獨立書店之間彼此結盟交流,一起升級,看看台灣的劇場還有什麼樣的可能性,如何繼續走下去;耿一偉強調,《神鬼人間道》的確是一個實驗作品,和觀眾過去習以為常看到的呈現可能非常不同,但對於台灣劇場環境發展來說,這樣一個作品的呈現,背後傳達的意義其實更為重要。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備胎也有春天!備胎合作社牽起愛的連線
3劇團聯手打磨《神鬼人間道》 展現小劇場澎湃動能
阮劇團「小地方計畫2.0」募資起跑 推動藝術教育前進偏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