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研究「清華僅次Google」...《日經》指「人才流動」為關鍵:中國研究者在美受訓並不斷發表論文

 

近年中國AI研究實力突飛猛進,開發的AI產品足以和美國同類產品匹敵。《日經》報導,國際AI學會對2020年至2024年間,所收錄的3萬篇論文中發現,作者數量最多的前十大機構中,有4家來自中國、6家來自美國。針對中國AI研究迅速崛起的原因,《日經》指出,中國在2017年制定了國家層級的「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以國家力量推進AI研究。此外,人才流動也是中國崛起的重要因素,「許多研究者在美國接受訓練後,具備了世界級的研究能力,並不斷發表論文」。

以下為《日本經濟新聞》全文報導:

 

AI論文中國緊追美國,Google居首,清華大排名第二

 

在人工智慧(AI)研究實力上,中國正迅速追趕美國。分析國際三大學會收錄的頂尖研究論文顯示,作者數排名前十的機構中,中國占據了四個席位。中國已成功開發出與美國匹敵的生成式AI。全球AI研究以美中對立為主軸推進,而日本則面臨以美國為核心加強國際合作的需求。

 

《日本經濟新聞》對2020年至2024年間國際AI學會「NeurIPS(神經信息處理系統會議)」「ICML(國際機器學習會議)」和「ICLR(國際學習表徵會議)」收錄的約3萬篇論文的作者和所屬研究機構進行了分析。

 

這三大學會每年吸引數萬篇論文投稿,但僅有約2至3成能通過專家審查並被收錄。202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傑佛瑞·辛頓(Geoffrey Hinton)等人也曾在這些學會發表論文。

 

中國論文作者數大幅增加

 

根據2024年排名前50機構的收錄論文作者數按國家分類,美國以14,766人位居第一,中國以8,491人位居第二。近幾年,中國的研究實力快速增強,作者數在四年間增長了八倍。

 

從機構排名來看,美國占據前十中的六個席位,包括排名首位的Google和排名第三的史丹佛大學。此外,微軟(Microsoft)和Meta也位列其中。

 

除了美國之外,唯一進入前十的是中國的機構。清華大學排名第二,北京大學排名第六,其他兩所中國機構也進入前十。排名前二十的機構中還包括第十二名的新加坡國立大學和第十三名的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日本的機構未能進入前五十,理化學研究所排名第六十四,東京大學排名第七十一。

 

中國AI研究迅速崛起

 

2020年時,美國在AI領域呈現「一強獨大」的局面,前七名全部由美國機構占據,前二十名中有十三個美國機構。然而,中國在2017年制定了國家層級的「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以國家力量推進AI研究。

 

這使得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知名學府的論文作者數增長了三到四倍。浙江大學與阿里巴巴合作並新設AI專業研究所,使得其論文作者數從2020年的34人增至2024年的906人。

 

此外,運營短視頻社交媒體的中國快手科技在美國OpenAI發表視頻生成AI服務「Sora」後,推出對標的視頻生成AI「Kling」。中國AI的產學合作發展勢頭迅猛。

 

人才流動也是中國崛起的重要因素。日本理化學研究所革新智能綜合研究中心主任杉山將表示:「許多研究者在美國接受訓練後,具備了世界級的研究能力,並不斷發表論文。」

 

日本AI研究進展緩慢

 

雖然日本的AI論文數量有所增加,但增幅有限。國內排名第一的理化學研究所作者數為188人(較2020年增長2.1倍),東京大學為171人(增長2.4倍)。然而,由於赴美學習尖端研究的人數不足,且吸引國際優秀人才的體制尚未完善,影響了研究進展。

 

日本需要通過增加與海外的共同研究來獲取最新知識

 

日本政府於2019年首次制定「AI戰略」,跨部會支持AI的研究與開發。經濟產業省自2024年起租用Google等AI開發基礎設施,免費提供給東京大學及國內初創企業使用。然而,政策成效體現在研究成果上仍需時間。

 

大規模研究需資金與人才支持

 

分析還顯示,每篇論文涉及的研究者人數越來越多,這與研究所需處理的數據量急劇增加有關。若無大規模的計算機和人力資源投資,研究難以推進。

 

哈佛大學腦科學中心成員田中秀宣(兼任NTT研究員)指出:「由於當前AI研究必須依賴計算機和人力資源的確保,若不處於大型企業或知名機構的核心圈,研究將變得困難。」

 

要在全球AI研究中與世界競爭,日本需加強與海外的合作,並以國家力量推動研究開發及人才培養。

 

 

圖片來源:三立新聞、星島日報

 

更多放言報導
凌濤翻車被打臉?!碩士論文遭控抄襲案陽明交大證實「未適當引註」:去年3月已要求修改並抽換
繼涉貪案判7年4個月!高虹安論文案告旅美教授陳時奮 北院宣判誣告「判10個月」認定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