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100報告:台灣綠電市場缺乏價格競爭力 籲政府躉購、國產化政策退場
國內已有多家企業加入「RE100」倡議,必須在2050年前全面使用綠電,但RE100最新發布的報告指出,台灣綠電市場中的供給量遠不及RE100會員的需求量。原因出自綠電成本過高、躉購價格過高,導致競爭力不足,呼籲政府取消躉購與國產化規則,重新檢討目前購電市場。
綠電供不應求 高價躉購買走95%以上綠電
「RE100」是由氣候組織 (The Climate Group)主導的國際再生能源倡議,參與者須在2050年前達成100%使用綠電,包含台灣在內,全球已有400多家企業參與。
中華經濟研究院長期與RE100合作,於昨(19)日發布《2024台灣再生電力市場報告》,報告使用中經院資料,截至2022年,台灣有超過120家企業會員,包含在台生產的外商與台灣企業,合計電力消費量每年2萬8000百萬度(GWh),約是台灣總電力消耗的10%。在這之中,製造業會員的用電量最多,占比高達93%。其中大部分會員的目標設定在2036年。
然而根據報告,當前台灣綠電市場供應短缺,遠不及RE100會員的總電力需求,而目前會員採購的綠電,也僅佔全國綠電總產量的5%。中經院RE100台灣代表李承歡說明,因為台電公司以較高的躉購費率(FiTs)買走了大部分的綠電,其他買家難以提出更高的價格,導致市場上可供企業購買的綠電數量極為有限。
李承歡認為,台灣躉購制度應逐步退場,才能讓綠電走向開放市場,不在政府補助下自由競爭。
如何建立公平的綠電採購模式? 先看看「3A原則」
報告統計,國內RE100會員一致認為,綠電市場的成本競爭力不足,使購電合約(PPA)採購困難,呼籲政府應以改善購電合約為目標,同時擴大當前電力採購模式的潛力,建立公平競爭的環境。
這份報告對此也提出「3A原則」以檢視不同的電力採購模式。分別是可負擔性(Affordable)、易取得性(Accessible),與外加性(Additional),個別檢視其與化石燃料發電或其他地區的電價相比,是否具有成本競爭力?是否能提供多元買家採購機會?是否能促進更多新的綠電專案發展?
由此檢視目前國內的售電模式,例如台電推出的小額綠電方案,供中小企業購電,具備短期合約優勢,符合可負擔性、易取得性兩大原則,但在外加性仍有待確認,因為目前台電沒有提供保障給新的開發專案。
另一方面,正在籌備中的「泛官股售電平台」模式,則是透過國營事業成立平台,確保新專案順利取得財務融資並穩定運作,平台購買的綠電可拆賣給多家企業。因而符合了易取得性以及外加性原則,但目前仍不清楚其電力售價,在可負擔性部分仍待確認。
綠電成本過高 呼籲國產化規則退場
本次RE100報告指出,綠電高價的原因除了躉購費率偏高,也有一部分是因為再生能源設置成本昂貴。報告分析,今年11月,台灣在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協調之下放寬現行的國產化規則(Local Content Requirements,LCR),這將有助於加速台灣發展「平價」綠電,建議政府應進一步取消國產化規則,降低成本提高再生能源市場競爭力。
報告列出多項再生能源國產化的風險與後果,其中提到國產化可能形成壟斷,讓供應商開出高價、卻不見得按時完工,使得開發成本上升,躉購費率也因此居高不下,拉高再生能源的整體價格,而價格過高就會阻礙企業買家的直接購電交易( PPA),恐怕會導致台灣再生能源的技術競爭力落後,減緩再生能源發展。
不過報告也指出,雖然建議取消國產化,但推動在地供應鏈持續發展也同樣重要。建議政府可以參考國外經驗,例如英國於2022年實施的「供應鏈計畫」,不同於強制性國產化,而是要求開發商說明對英國供應鏈成長的貢獻,在差價合約(CFD)下供市場自由選擇,可以在最低開發成本下支持在地產業。
或是參考歐盟於2024年4月制定的《淨零產業法》(Net-Zero Industry Act, NZIA),從人才、資金與評估標準等角度,策略性整合在地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