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債殖利率上升,全球股市紛紛下挫,台灣半導體產業成為重災區。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這是最典型的「老人與狗效應」,認為半導體股市的回檔,是釋放先前累積過大漲幅的能量,不過台灣半導體產業仍屬強勁,適度降溫、調整,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從一無所有到財務自由,這條路楊應超走了17年。他是台灣最著名的分析師,從小隨家人移民美國,在父親開設的中餐館打雜;順利考上美國名校後,父親卻在他大二時因病過世,更加深他的危機感。
(中央社記者吳家豪台北6日電)法人認為,在經濟復甦下,股市雖漲多拉回,但不會轉為空頭,靜待美債殖利率走穩、科技類股轉強,台股才有上揚機會。下週將有工業電腦廠研華、IT服務商緯創軟體召開法人說明會。
用電量年年攀升,政府怎麼維持供電穩定,是考驗。今(6日)行政院長蘇貞昌出席超高壓輸電線路、板橋-龍潭線的竣工啟用典禮,提到供電穩定的重要性。蘇貞昌說,會盤點戰備水井,希望把缺水影響降到最低,另外,藻礁...
中國片面禁止台灣鳳梨進口,現在更傳出有行口和香港貿易商想壓低價格,以一斤10塊的價格購買,讓果農很氣憤說,目前拍賣價格還有13、14塊,絕對不會賤賣。民間企業也紛紛加入買鳳梨的行列,就有新開幕的飲料店,推出買一杯飲料就送一顆鳳梨的活動。關上貨櫃門,開心送走第一批銷往香港的鳳梨,沒想到轉個身,果農就抱怨有香港貿易商想趁中國禁止台灣鳳梨進口的時候,壓低進貨價格。果農洪銘聰透露,「來這邊說,你們鳳梨在我們香港以前賣160,因為3月1日停止了,我們香港這邊只能銷售70元,跟他說『那就不要賣』,我們台灣有政府、我們有企業團購,不會用賤價方式賣出去給香港」。果農生氣,因為不只香港貿易商想趁火打劫,連台灣的行口和大盤商也開出1斤10元的收購價,分明是自己人打自己人。開價不合理,果農通通拒絕,不怕銷不出去,因為全台灣民間企業動起來團購,目前全屏東的鳳梨已經超過160萬箱。高雄這間新開幕的飲料店,就從產地買來一箱箱的鳳梨,免費送給上門的顧客。飲料業者表示,「我們現在目前採購了兩噸多,在全台各門市進行促銷活動,買一杯單品飲料就有送一顆鳳梨,目前現場這邊有一噸,那就送完為止」。店裏的飲料也以鳳梨飲品為主打,搭配獨特的蛋形杯,用實際行動協助消化鳳梨。(民視新聞/洪明生、林樹銘 屏東-高雄報導)更多民視新聞報導保養品牌開春大改版 信義香堤大道盛大登場日作家片倉佳史透露 日本人早愛上台灣鳳梨多年不畏中國打壓 屏東鳳梨持續銷日港
近來美債殖利率走升,引發美股回落,台股多檔權值股也被外資提款、股價下挫。為此,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今(6)日再度以德國投機大師科斯托蘭尼「老人與狗」的理論效應表示,漲幅越大回檔修正越大,這時基本面才是...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有護國神山之稱的「台積電」股價屢創新高,讓不少手中握有股票的民眾大賺一波,不過近期外資不斷倒貨,股價持續走下坡。對此,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今(6)日表示,技術面乖
美債殖利率急升出現緩和,加上就業報告高於預期,激勵美股反彈,道瓊工業指數昨(5)日終場收揚572點、收31496點。而台股昨日終場下跌51.18點,收在15855.23點,成交金額3068.01億元,...
週五 (5 日) 最新非農就業數據遠優預期,美債殖利率一度升至 1.62%以上後回落至 1.55%,華爾街逢低買入科技股,週期性類股上漲,美股四大指數集體揚升,道瓊收紅近 600 點。
近日台股加權指數高檔震盪,外資賣壓電子權值股力道強勁,週五台積電一度跌破600元大關,終場跌勢收斂至百點內,收在15855.23點。台股難逃修正壓力,股價下跌,但也推升高殖利率好股表現。統計截至週五,已知公布殖利率逾5%的公司共計近50家,其中中連貨(5604)、康那香(9919)、富旺(6219)等殖利率甚至站上8%以上。不過專家提醒,投資人在挑選高殖利率股時,需掌握3關鍵。
上市櫃公司2020年營運成績亮眼,全年營收35.4兆元創新高,隨之而來的股利政策也備受存股族關注。存股高手華倫老師周文偉表示,「有成長性的股票,看殖利率才有意義」,即使目前台股來到歷史高點,他仍將九成五資金丟進股市,投資穩健成長之定存股,股利長胖到200萬。
上市櫃公司陸續公布股利發放,但隨著台股加權指數屢創新高,殖利率吸引力下降,小資族這時該如何選股呢?存股達人謝士英大方分享,手中目前握有的10檔存股口袋名單,包含食品、原物料、金融股等,而不論股市如何上沖下洗,他都老神在在,靠著這些優質股,今年息收上看240萬元。
楊應超是台灣最著名的外資投行分析師,也多次被評選為第一名的分析師。5年前,楊應超評估自己已達到財務自由後,便從投行退休,外界以為他家世背景雄厚,其實不然。
去年台灣房市熱到發燙,在全台建案雨後春筍般推出的同時,營造商與建商們卻有苦難言。本刊調查,受「護國神山」台積電等科技大廠趕工建新廠,及肺炎疫情暫緩移工引進等因素衝擊,營建業出現大缺工,不只人力缺口高達4萬多人,更導致興建成本暴漲,衍生出建商不蓋房改炒土地、營造業有案不敢接等亂象。
楊應超父親是韓國華僑,早年為了子女教育移民美國。一家人落腳在一個靠近大峽谷的小鎮開餐館,父親就是大廚,「我幫忙擦桌子、端盤子、洗碗盤。」他每個週末都在餐廳打雜,直到考上普渡大學電機系、赴外地求學,才結束童工般的生活。
過去,楊應超在外資投行擔任分析師時,需要四處拜訪客戶,是五星級飯店的常客,累積全球飛行里程數更超過250萬英哩,相當於從地球到月球來回5次。但去年武漢肺炎疫情爆發,習慣當空中飛人的他,不僅碰上美國封城,去年底返台時也必須宅在家,體會14+7的居家隔離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