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SS國際數學科學評比 我國中小學生皆名列前3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教育部今(4)晚與全球同步公布「TIMSS 2023」成果,雖受疫情影響,我國這次測驗表現依然卓越,臺灣8年級國際名次維持平盤,數學、科學皆排名第2;至於4年級名次則有進步,數學排名第2、科學排名第3,展現我國教育體系的穩健。另外,這次調查特別納入環境意識評量,我國學生表現優異,4年級以及8年級的環境知識國際排名分居第3、第2。
值得注意的是,臺灣學生歷來在TIMSS名列前茅,卻呈現「成就高但興趣低」的現象。最新公布的「TIMSS 2023」則呈現改善跡象,學者推論與108課綱有關。
國際教育成就評鑑協會(IEA)自1995年開始辦理TIMSS(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趨勢調查)計畫,每隔4年針對參加國家或地區4年級與8年級學生抽樣,進行數學與科學的教育成就調查。
TIMSS 2023共有全球58個國家和地區參與4年級評比,44個國家和地區參與8年級評比,這是我國從1999年來第7次參與這項調查,4年級計215校、5308名學生,8年級計184校5543名學生參與。
臺灣4年級數學國際排名第2(2019年排名第4),8年級數學排名第2(2019年排名第2);4年級科學排名第3(2019年排名第5),8年級科學排名第2(2019年排名第2)。
此外,這次調查特別納入環境意識評量,我國學生表現相當優異,TIMSS把地球科學、生物科與環境保護相關題目挑出來組成試卷分析學生的成就表現,4年級環境知識是566分,8年級學生的環境知識是553分,分別排名第3與第2名。
值得注意的是,TIMSS呈現臺灣學生對數學、科學感到疏離(包括不喜歡、沒自信、認為沒價值)的百分比,都高於國際平均。舉例來說,臺灣8年級學生有61%表達「不喜歡學數學」,國際平均僅46%。
TIMSS 2023臺灣的計畫主持人、臺師大科學教育中心副研究員李哲迪指出,東亞國家大都呈現「成就高但興趣低」的現象,學界推測與儒家文化有關,較強調學習是學生的「責任」,以責任心驅使學習。東亞各國中,比較特別的是新加坡,學生的成就和興趣都很高,曾詢問新加坡學者,對方也不敢斷言原因,仍須進一步分析。
不過李哲迪指出,若比較歷次TIMSS表現,臺灣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其實是有改善的跡象。例如2019年調查,4年級數學的學習興趣分數為9.0分,2023年進度到9.4分,可能與108課綱的改革有關。
另一個有趣的現象,臺灣4年級對科學的學習興趣為10.2分,高於世界平均的10.0分。然而臺灣8年級對科學的學習興趣則是9.1分,卻低於世界平均10.1分。
針對前述年紀愈大、愈不喜歡科學的現象,李哲迪認為,除了儒家文化影響,國中課程難度大幅提升也有關,加上8年級有會考(國中教育會考)升學壓力,老師較難像小學,著重素養導向、啟發式的教學方式。
李哲迪提到,TIMSS研究表明,教師愈重視提問、做實驗、運用概念或證據解釋現象,學生對科學的學習興趣愈高;臺灣學生4年級有90%每月至少做1次實驗,8年級卻只有65%。
李哲迪表示,TIMSS雖肯定108課綱的變革方向,但長期而言,臺灣仍須落實科學探究與實作教學,建議短期目標可從「自然科學課每月至少做1次著手」。
教育部今晚公布「202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趨勢調查3」(TIMSS 2023)成果,臺灣中小學生在數學、科學、環保皆名列國際前3。(教育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