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歷史】直擊波蘭「奧斯威辛集中營」:一個營區,兩種命運

Photo Credit:彭孟嫻 提供
Photo Credit:彭孟嫻 提供

作者:彭孟嫻 Jessica/海外法律人的生活觀點

一直以來,我熱愛探索世界文化遺產,但當我來到波蘭的「奧斯威辛集中營」(Auschwitz Concentration Camp)時,內心卻感到格外沉重。

這個集中營於 1979 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UNESCO)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漫步在這片曾見證無數猶太人悲劇的土地上,我腦海中不禁浮現出集中營倖存者書籍中的場景──那些來自波蘭、捷克、匈牙利等地的猶太人如何被逮捕、運送至此,最終遭受難以想像的命運。當目睹奧斯威辛集中營的遺跡,我感到文字中的悲劇畫面彷彿具現於眼前,內心燃起無以名狀的痛楚。

2018年,波蘭通過了〈猶太大屠殺史實糾正法案〉,該法案明確指出,波蘭境內的集中營是由納粹德國(Nazi Germany)建立,而非波蘭政府所為。此外,該法案禁止指責波蘭政府在二戰期間對納粹大屠殺(The Holocaust)負有責任。

此法案引起各國與各界不同的聲音,但本文不討論相關爭議,留給讀者自行判斷。然而,基於該法案,本文我將稱波蘭集中營為「奧斯威辛集中營」,以示尊重。在這個悲劇的遺址前,最重要的是永遠記住這段歷史,並從中汲取警示。

二號營區比克瑙:火車載來一車車的悲劇

奧斯維辛集中營共有 3 個主要營區,分別是一號營區奧斯威辛(Auschwitz)、二號營區比克瑙(Birkenau),以及三號營區莫諾維茨(Monowitz)。此次,我主要參訪了奧斯威辛和比克瑙兩個營區。

1942 至 1944 年期間,貨運列車將猶太人從被德國佔領的歐洲各地送至比克瑙。在 130 萬名囚犯中,有 110 萬人遭到謀殺,其中包括 96 萬名猶太人(約 86.5 萬人抵達後即被毒氣殺害)、7.4 萬非猶太波蘭人、2.1 萬羅姆人及其他受害者。

比克瑙營區的廢墟。圖/彭孟嫻 提供
比克瑙營區的廢墟。圖/彭孟嫻 提供

奧斯威辛的保存較為完整,遊客可以清楚感受到當時建築遺跡的輪廓,以及保存下來的物品。相比之下,比克瑙的遺跡多數已被德軍在撤離時摧毀,呈現出更為空曠的景象。然而,正是這種空曠,讓我站在鐵軌遺跡旁時,內心深感震撼。

回想年少時在加拿大的英文課上,我曾閱讀過許多關於集中營的書籍,尤其是猶太倖存者的自傳。那些生動描述猶太人從匈牙利、捷克等地被運送至奧斯威辛的過程,如今真實地出現在我眼前,讓我格外感慨──火車駛向奧斯威辛後,孩子與家長分開、配偶被迫分離、體弱者直接送往刑場或毒氣室,而健康者則淪為勞工或人體實驗的對象。留下來的,被迫居住在狹小陰冷的住房中,營養不足、體力衰退,最終,絕大多數人仍難逃死亡的命運。

運送猶太人的鐵道(左)與狹小陰冷的住房區(右)。圖/彭孟嫻 提供
運送猶太人的鐵道(左)與狹小陰冷的住房區(右)。圖/彭孟嫻 提供

比克瑙的廢墟儘管經歷了歲月的侵蝕,依然無法抹去其帶來的震撼與悲痛。廣袤的土地上散落著毀壞的磚房,每一塊殘破的磚瓦似乎都在低語著那段無法忘懷的歷史。

那天,我們隨著導遊的步伐,緩慢地穿梭於集中營的遺址中。儘管天氣晴朗,氣溫也算得上暖和,我卻感到寒意滲透全身。

導遊指著一片廢墟,告訴我們那裡曾是人體焚化爐的所在地。我的內心感到無比沉重,「種族滅絕」這一荒唐的理念,竟曾如此有條不紊地在這片土地上實現,並以殘忍的方式進行。

在離開之前,導遊讓我們在鐵軌前的一片石頭旁稍作休息。我無意間瞥見身後隱約可見的水溝舊跡。他解釋說,這片區域曾經遍布溝渠,而如今大多數已被填平。我不禁感覺,在身後的每一處,都彷彿隱藏著無數冤魂。

一號營區奧斯威辛:勞動帶來自由?

造訪奧斯威辛營區必須攜帶護照,因為門票上的名字必須與證件相符。進入集中營時,首先需經過安檢,每人領取一張門票,並拿到耳機,隨著由集中營派遣的猶太導遊進入。

來到這裡的人大多對這段歷史已有了解,但集中營每一處細節與背後的事蹟,仍需導遊逐步講解。步入集中營,我們沿著狹小的走道緩緩前行,兩旁是冰冷的水泥牆。在行進過程中,沒有人交談,也沒有人提問,整個隊伍靜默無聲,彷彿都在壓抑著巨大的悲痛。

進入奧斯威辛集中營的走道(左)與空曠的營區(右)。圖/彭孟嫻 提供
進入奧斯威辛集中營的走道(左)與空曠的營區(右)。圖/彭孟嫻 提供

幾分鐘後,眼前出現的是一排排咖啡色的二層磚房,四周空曠的土地顯得格外寂靜。二戰期間,這裡曾是納粹屠殺猶太人的主要場所之一,約有 110 萬人命喪於此。這段慘痛的歷史,許多人或許已從教科書中得知,因此我不再多作描述。

然而,當親自走進這片土地,觸目所及的遺跡,卻讓人感受到無法言喻的沉重,這種悲傷超越了文字能傳遞的範疇。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頭頂那句醒目的標語:「勞動帶來自由」(德語:Arbeit Macht Frei)。當年被分配到第一營的猶太人,必須每日從事繁重的勞動,包括無意義的苦役、為戰爭製造物資及武器、處理毒氣室中的屍體,甚至擔任集中營內的警衛。

這句標語,無非是對殘酷現實的冰冷諷刺。在這裡,「勞動」並未帶來自由,反而一步步剝奪了受害者的生命與尊嚴。

來到奧斯威辛集中營,其實不是為了「參觀」,而是「悼念」。此文並非要再論對錯──因為事件的對錯早已毋庸置疑──更重要的是,提醒自己與後代,這樣的歷史不該也不能重演。

「勞動帶來自由」。圖/彭孟嫻 提供
「勞動帶來自由」。圖/彭孟嫻 提供

死亡之路:一個營區,兩種命運

奧斯威辛營區保存得相當完整,原址上的每一處都讓人觸目驚心。在走廊的前端,標示"THE ROAD OF DEATH"(死亡之路)的告示牌旁,兩側掛滿了慘遭殺害的罹難者生前照片。那些眼神與面容,有些至今仍清晰地印在我的腦海中,無法忘懷。

集中營所呈現的,是一種快速且規模化的殺人計畫,令人不寒而慄。我們跟隨導遊走進住房區,看到簡陋且擁擠的居住環境:有些房間內擺著上下層的木板床,有些僅有擁擠的床墊,而更多的房間則空蕩蕩,令人窒息的空無一物。

導遊帶著我們走過堆積如山的遺物:各式各樣的皮箱,大小不一,皮革斑駁剝落;還有成堆的鞋子,顏色與尺寸各異,彷彿訴說著主人的故事。那一幕幕令人無法不墜入深深的悲痛。

除此之外,還有各類拐杖、樂器,以及當年集中營裡使用的鋼杯與器皿。我曾在介紹奧斯威辛集中營的文章與影像中看到過這些物品,但親眼見到時,卻發現自己連拍照的勇氣都沒有。

我們的團隊來自世界各地,隨著猶太導遊的步伐前行,沒有人說話,甚至連呼吸都顯得小心翼翼。全程的靜默中,似乎只能透過無聲的嘆息彼此交流,共同承載這份悲傷。

奧斯威辛營區。圖/彭孟嫻 提供
奧斯威辛營區。圖/彭孟嫻 提供

接著,導遊帶領我們進入奧斯威辛的煤氣室。狹窄的通道將我們引入低矮、昏暗的空間,空氣中瀰漫著濃厚的哀傷。

導遊詳細解釋煤氣室的運作原理,以及事後如何處理死者的遺體和骨灰。在那狹小的空間裡,我彷彿能感受到成千上萬生命在此瞬間消逝的絕望。

走出煤氣室後,導遊舉手指向前方的一道圍牆,告訴我們那圍牆內曾是德國軍官與其家眷的居所。雖然無法參觀,但那道圍牆分隔的兩個世界,在我心中形成強烈的對比。一側是豪奢安逸的生活,另一側則是猶太人經歷的絕望與煎熬:被毒氣室處決、生不如死的實驗、活活餓死或病死的生活。

在參觀集中營之前,我曾看過電影《夢想集中營》(The Zone of Interest)。電影中,德國孩子把玩從猶太死者身上取下的金牙,德國軍官的太太塗抹著鮮紅色的口紅──那抹鮮紅,讓人不禁聯想到血流成河的殘酷場景。當導遊指向圍牆時,我腦海中浮現的,正是電影裡那令人毛骨悚然的畫面。

奧斯威辛的警鐘:人性之路,「勿」入歧途

奧斯威辛集中營的每一棟磚房,都清楚標示著門牌號碼,但這些門牌卻成了通往死亡的不歸路。

在這片土地上,戰爭的殘酷展露無遺。立場的對立與種族偏見,將數百萬人推入絕望深淵。然而,對於現代與後代而言,集中營的歷史意義不僅在於對錯的辨析,更在於如何避免悲劇重演,以及杜絕種族歧視的發生。

回顧二戰時期的殘酷,仍有德國人冒險拯救猶太人,為這段黑暗歷史帶來些許人性光輝。最廣為人知的例子莫過於德國商人奧斯卡・辛德勒(Oskar Schindler)。

這位曾為納粹情報官的商人,透過雇用猶太人、提供食物及偽造身份,救出了超過 1,200 名猶太人。他甚至為了保護這些人多次遭到逮捕,仍堅持將 200 名奧斯威辛集中營的猶太婦女轉移到他的工廠,讓她們得以與家人團聚。

辛德勒的行動提醒我們,即便在最黑暗的時刻,仍有人選擇站在正義與良知的一邊。

相對地,納粹的暴行也將一些猶太人逼成了痛苦的幫兇。集中營裡的猶太囚犯特遣隊(Sonderkommando)被迫協助進行殘酷的屠殺。他們需要在被處決的同胞遺體中,搜尋貴重物品,甚至拔出金牙,隨後將屍體運送至火葬場焚燒。

當火葬場不敷使用時,他們還得挖坑焚屍。這些特遣隊成員最終也多難逃死亡命運,成為歷史悲劇的又一層寫照。

這些過往的悲痛與殘忍我們無法改變,也無資格僅以對錯來衡量。但這次參訪波蘭奧斯威辛集中營,讓我更深刻體會到「人權」與「種族平等」的重要性,並進一步反思如何在當代避免歷史悲劇的重演。

身在加拿大,我的生活與工作中有許多德國與猶太朋友。對於這段歷史,他們的存在提醒我,歷史不能成為世代的枷鎖,而應成為警醒的鏡子。

我們不應因為歷史而對特定國家的人心存歧視,應以尊重對待每一個族群。只有如此,我們才能真正走向和解與共存。

最後,附上一張比克瑙紀念塚的照片,向那段歷史中的無數亡魂致以最深的敬畏與哀悼。願這些不歸路,能成為後人警醒的起點,在記取教訓後,迎來和平與曙光。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直擊波蘭「奧斯威辛集中營」:一側是豪奢安逸,另一側是「生不如死」的人生》,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你不知道的波蘭:國家一路被侵占,卻誕生了兒童人權之父與音樂家蕭邦

德國轉型正義絕非「理所當然」:「皇帝雖已離開,但滿朝法官卻都留了下來」

作者簡介:

彭孟嫻 Jessica Peng,目前從事法律調停工作(家事法&商業法),同時也是加拿大調停仲裁協會會員。曾任加拿大家事法庭諮詢部、加拿大市議員助理、加拿大皇家銀行、德商醫療研發加拿大總公司進出口部門。畢業於約克大學法律調停(York University: Mediation)、森尼卡法律顧問(Seneca College: Paralegal)、皇后大學經濟系(Queen’s University: Economics Degree)。專注於家事法離婚議題調停、小額法庭調停、租約法調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