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潭禁水上遊憩 民團抗議

花蓮七星潭、崇德海域管制爭議引發關注,多個水上團體27日赴縣府抗議並遞交陳情書,訴求海域開放。(王志偉攝)
花蓮七星潭、崇德海域管制爭議引發關注,多個水上團體27日赴縣府抗議並遞交陳情書,訴求海域開放。(王志偉攝)

花蓮縣政府公告七星潭、崇德海域禁止水上遊憩活動,台灣開放水域聯盟等多個水上團體力爭開放,提起官司訴訟,法院裁定公告無效,但縣府不撤銷禁令,各團體27日赴縣府遞交陳情書,要求水域解禁、還海於民,縣府表示,禁止區域危險性高,是以鄉親的安全為考量才禁止水域活動。

開放水域聯盟等團體昨到縣府大門口拉布條、舉牌抗議,抗議團體代表李元治表示,2020年縣府在七星潭、崇德海岸等地公告禁止水域遊憩活動,水域愛好者發起「海域解嚴」跟縣府打官司。

李元治說,官司從花蓮地方法院一直到台北高等行政法院,縣府都敗訴,法院認定2項公告違反縣府賦予人民的自由權,也違反母法《發展觀光條例》意旨,但縣府仍不撤銷公告。

他說,水域開放後,獨木舟、立槳及風浪板等玩家,可提升水上救援量能,遇到遊客溺水可第一時間協助救援,不應以捲浪可能造成觀光客溺斃為由禁止。

抗議人群中還有海洋紀綠片拍攝團隊,團隊中的Pedro Oliva曾於2009年在巴西的Salto Belo瀑布躍下,打破極限激流獨木舟127英呎最高的世界紀錄,並保持多年,他拍攝由台灣、巴西合作的系列節目「激流台灣」,昨與台灣導演薛常慧、巴西導演Lygia Barbosa到場支持,表示在巴西可以自由下水,對台灣的海洋管制難以理解。

縣府觀光處觀光產業科長鄭立渝代表收下陳情書,他指出,依據東華大學、海洋救援協會的專家學者調查報告,七星潭屬於危險海域,也符合海委會規範的十大危險海域,以鄉親的安全為考量禁止水域活動。

他說,依據《發展觀光條例》規範,開放七星潭安全海域範圍,包括板下至崇德隧道口離海岸線50公尺之內、奇萊鼻燈塔以南到花蓮溪出海口,會評估奇萊鼻燈塔開放水肺潛水區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