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分析師:台灣政府應重新考慮其反核立場
眾所周知,民進黨政府堅持反核路線,這一路線將在今年有個了斷。如果時程不改變,核三廠5月17日執照到期而停止運轉,也就正式結束台灣使用核能發電的時代。 許多學者、專家、產業代表、環保人士都很擔心台灣的能源未來,持續發出建言希望民進黨政府改變想法。最新的一篇建言,是資深的亞太能源分析師提姆‧戴斯(Tim Daiss)在南華早報(SCMP)的投書,他呼籲民進黨政府改變反核立場。
戴斯的投書寫道:「台灣必須做出能源政策選擇。不是堅持繼續非核政策,退役最後一座核反應爐;不然是啟動新能源,以滿足不斷增長的電力需求。這個選擇並不容易,因為必須權衡長期存在對核電的安全擔憂,以及能源穩定和淨零目標。」
「《台北時報》的一篇報導稱,政府有可能修改高放射性核廢料的法規,以繼續使用核能。報導補充說,場地的初審將於2028年完成,之後地質調查、場地測試和地下空間將於2029年完成。這些提議是在台灣最後一個核反應爐即將於今年 5 月 17 日退役的前幾個月所提出。」
「台灣目前只有低放射性核廢料的管理規定。 在2017年,試圖推出高放射性核廢料處置法規,卻因民眾強烈反對而失敗。」
「去年7月,根據民進黨政府的逐步淘汰核能政策,在40年運轉許可到期後,馬鞍山核電廠(核三廠)的兩座反應爐的一號爐已停止運轉一這使得台灣只剩下一座正在運作的反應爐,核電在台灣能源結構中的比例,也下降至2.8%。」
「台灣內部的自產能源非常有限,所需能源有97%以上依賴進口,因此包括台積電等關鍵公司所需的能源也都要看進口能源的成本。台積電是全球最大的晶片製造商,市值超過1兆美元。」
「台灣的政府一直在計劃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並在 2050 年實現淨零碳排放。然而,他們的執政行為常常與這項雄心背道而馳。」
「就現在的做法來看,台灣的政府一直在增加對液化天然氣 (LNG) 進口碼頭的投資,並希望液化天然氣佔台灣能源結構的一半,高於目前的 40%。其次是煤炭(27%)和再生能源(15%)。這使得台灣近80%的電力來自化石燃料,其中煤炭佔34.8%,天然氣佔43.4%。石油占1.4%。」
「儘管中國大陸、日本和印度正在開發更多核電廠,以提高能源安全、減少能源進口和抵消碳排放。但是台灣從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事故後,就一直堅持反對核能。公眾對大多數核問題都產生了不滿,這也影響了政治討論。因承諾逐步淘汰核電而聲名鵲起的民進黨,在 2016 年贏得總統選舉時,誓言要在 2025 年中期逐步淘汰核能。」
「但是,這是最好的改革方式嗎?如果台灣希望在 2050 年實現淨零排放目標,並實現能源來源多元化,(反核)不是好的方式。儘管世界大部分地區的石油和天然氣行業,仍然認定液化天然氣對環境友好,但事實卻並非如此,使用天然氣發電,越來越被視為錯誤方法。」
「天然氣的擁護者主要的論述是,當用於電力部門時,天然氣排放的二氧化碳,比煤炭減少 50% 左右。雖然這是事實,卻只是一個相對的比較值,因為煤炭是世界上最骯髒的化石燃料。而天然氣的排放量是煤炭的一半,所以它只是相對不髒,而不能說它是清潔燃料。」
「常被忽略的天然氣問題點在於,天然氣不僅是主要排放源,整個天然氣產業鏈也都存在甲烷外洩問題。然而,甲烷也是一種溫室效應氣體,每個分子在大氣中捕獲的熱量,甚至比二氧化碳更多,因此在釋放後的前 20 年內,其危害性是二氧化碳的 80 倍。」
「台灣若能大力發展再生能源產業,尤其是離岸風電,將會取得更好的成績,儘管這面臨著過度監管等多項挑戰。政府計畫在今年底新增離岸風電裝置容量5.7吉瓦(GW),到2027年可能達到8吉瓦裝置容量。」
「以此觀之,台灣必須重新考慮逐步淘汰核電的問題。需要知道的是,核能是可靠的能源,特別在島國能源安全中,可以發揮積極作用。另外,核電也是一種零排放能源,它們在運轉過程中,不會產生二氧化碳。」
「當然,核廢料,尤其是公眾對核廢料處理計畫的反對,是核電發展停滯的主要原因。地方政府不願意行政區域內有些放射性物質。」
「但是,如果政府推動中央核廢料儲存設施的建設,這個問題是可以解決的。 《台北時報》消息人士稱,被認為適合核廢料儲存的地點,有一些位於台灣東海岸,也有一些是離島,只要基岩是花崗岩和結晶石灰岩構成,地盤結構穩定,就是合適的地方。」
「這可能會促使政策制定者重新轉向核電。行政院院長卓榮泰去年十月份表示,政府對新的核電技術非常開放,這一聲明被視為民進黨政府可能很快審視非核家園的既有政策。」
文章的最後,戴斯寫道:「如果台灣能夠復興其核電產業,那麼核電對於改善台灣能源安全,實現零碳目標的將大有幫助。」
遺憾的是,這位戴斯先生顯然不夠瞭解台灣政治局勢,他刊在南華日報來提醒台灣,顯然就已經政治不正確。再者,先前包括經濟部長郭智輝,以及行政院長卓榮泰幾次看似改變非核政策的說法,後來都證明只是推諉卸責的藉口而已。卓榮泰之所以提到「等待新核電技術」,只是表達「延役、重啟現有核電廠,不是民進黨政策選項」;至於台北時報曾提到的核廢料永久儲放地,是民進黨政府想要加速拆除核電廠的前期準備。因為根據核能電廠法規,只有在清空反應爐裡的核燃料,核電廠才能進入拆除程序。
不過,這一篇投書還是有一些意義,文章再次證明,國際上的主流意見是「繼續使用,並擴大使用核能」,而不是非核家園;同時,作者也提示,對天然氣發電的投資,不管是三接、四接、五接,都不符合環保減碳的目標。台灣一直都有缺電的陰影,民進黨政府用這個理由在推動三接、四接、五接,殊不知,重新啟用現有的核一核二核三核四,才是真正合理的作法,投資最少,成效最快,又符合國際環保主流共識。